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提醒:这些脑出血早期信号千万别忽视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提醒:这些脑出血早期信号千万别忽视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疾病综合诊疗科主任李秀华主任医师提醒:脑出血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及时识别早期信号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脑出血的早期信号
脑出血的早期信号可能并不明显,但一旦出现必须立即就医。以下是常见的早期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这种头痛往往没有明显诱因,且不同于以往的头痛感,疼痛可能集中在头部一侧,有时伴随颈部僵硬。
恶心呕吐:脑溢血的另一个常见预警信号是恶心伴随呕吐,这可能是由于脑部压力增加导致眩晕和平衡问题,使得患者感到极度不适,需要立即就医。
肢体无力或麻木:尤其是身体一侧的麻木、无力或运动障碍。68岁的老曹就是因左侧肢体乏力而就医,最终确诊为脑出血。
言语不清:突发说话含糊、理解障碍。老曹最初以为是脑梗复发,就是因为出现了言语不清的症状。
视力问题:如模糊视觉、视野缺失或双视等。
眩晕耳鸣:突发性眩晕,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以及耳鸣,可能是脑溢血的早期迹象。
精神状态改变:如意识模糊、昏昏欲睡或性格行为的突然变化。
脑出血已悄然年轻化
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趋势显示出年轻化迹象。据相关媒体报道,因脑出血而失去年轻生命的案例并不罕见:
- 2020年10月,一位24岁小伙上学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 2021年1月,某吃播网红因脑溢血猝死,年仅19岁。
- 2022年6月,某大学一名20岁大三女生因脑溢血去世。
上海天佑医院神经内科赵永波教授指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压力逐渐成为年轻人脑溢血的主要诱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熬夜、持续的高压力状态以及缺乏规律性运动
- “三高”年轻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
- 吸烟和酗酒
- 脑血管畸形
发现症状后的正确应对
不要自行用药:类似老曹这样的高血压和脑梗病史患者,容易在突发症状时误以为是脑梗发作,擅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然而,若是脑出血,抗血小板药物会加重出血,使病情更加危急。因此,面对脑卒中症状,自行用药是大忌。
快速就医是关键:脑卒中的两种类型在症状上有时难以区分,因此只有通过影像检查(如CT或MRI)才能准确判断。前往医院就诊时,应尽快告知医生患者的病史,以便采取合适的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案。
保持患者平静:避免增加颅内压力的活动,并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意识状态。
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的许多风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控制,因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患病风险。通过以下预防策略,我们可以有效维护大脑健康,预防脑血管疾病。
保证自己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期过度劳累,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进行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
饮食要注意以清淡为主,尽量多吃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预防便秘;
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因寒冷而导致血管收缩诱发血压上升;
高血压患者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同时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将血压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建议年龄在45岁以上、有三高/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人群、吸烟酗酒肥胖人群,以及长期运动量少、身体肥胖的人群,定期进行脑血管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