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中间价调降后大涨400点,专家:汇率有望企稳转升
人民币中间价调降后大涨400点,专家:汇率有望企稳转升
2025年1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12个基点至7.1708,这一调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此次调降并未引发人民币贬值,反而在随后的交易中出现大幅上涨。
市场意外:人民币大涨突破7.24关口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月2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70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调12个基点。然而,这一调整并未影响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当天午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涨,涨幅一度超过400点,并突破7.24关口,创下近期新高。
三大因素助推人民币走强
人民币此次逆势上涨,主要受到三个突发因素的影响:
首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开呼吁美联储降低利率。他强调:“我要求利率立即下降。而且,全球的利率也应该随之下降,利率应该跟随我们的步伐。”这一表态引发市场对美联储可能提前降息的预期,从而削弱了美元的吸引力。
其次,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透露,他“宁愿不对中国征收关税”,并表示愿意与中国就公平贸易做法达成协议。这一表态缓解了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担忧,提振了人民币汇率。
最后,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货币政策利率从0.25%提升至0.5%。这是自2008年10月以来日本货币政策利率的最高水平。日元的大幅上涨进一步削弱了美元指数的上涨动能,为人民币上涨创造了有利条件。
机构预测:人民币有望企稳转升
对于人民币未来的走势,高盛等国际投行持乐观态度。高盛预测,2025年人民币没有贬值空间,技术分析贬到去年的7.35是极限。预计人民币汇率将企稳转升,上半年可能会在7-7.35之间波动,下半年则可能突破7。
这一预测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35%,2024年外贸顺差预计超过1万亿美元。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增强进口能力,对抗输入性通缩。
中国已与多国签订外汇互换协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这限制了人民币大幅贬值的空间。
管理层通过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措施,有效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政策展望:双向波动成常态
工银亚洲指出,2024年美元指数全年升幅7.0%,1-6月美国经济韧性超预期,美联储降息推迟,美元指数走强。展望2025年,美联储货币政策预计相对审慎,美元指数下行空间或相对有限,但中国商品竞争力持续提升提供出口增长韧性,内需支持性政策持续落地显效,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仍是常态。
广州期货则表示,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逐步完善,引入“逆周期因子”以反映管理层的政策态度。近期,通过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上限,增加境内美元供给,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管理层多次强调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短期内人民币大幅贬值概率降低。虽特朗普新政节奏仍是关键变量,但管理层料会继续综合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总体来看,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此次调降并未引发市场恐慌,反而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出现上涨。这反映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正在增强,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双向波动中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