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云端”团圆:一个军旅家庭的春节故事
高原上的“云端”团圆:一个军旅家庭的春节故事
除夕夜,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驻训地,女兵郭卓琳站在帐篷外,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心中涌起一丝暖意。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通过视频通话,她即将与千里之外的家人实现“云端”团圆。
“姐,你那里下雪了吗?”视频那头,双胞胎弟弟郭卓一和郭卓夫异口同声地问道。看着屏幕上熟悉的面孔,郭卓琳的眼角不禁泛起泪花。六年的军旅生涯,让她早已习惯了高原的恶劣环境,但对家人的思念却始终如一。
“下得可大了,你们看。”郭卓琳将手机镜头对准窗外,让家人欣赏高原的银装素裹。这一刻,空间的距离仿佛被拉近,一家人的心紧紧相连。
童年的约定
2000年出生的郭卓琳,有一对比她小2岁的双胞胎弟弟。小时候,姐弟三人常常围坐在父亲身边,听他讲述三河坝战役的故事。父亲曾是个军事迷,年轻时想当兵,但未能如愿。每次讲完故事,弟弟们都会兴奋地喊着要当兵,父亲则笑着说:“好啊,我看看你俩谁能当上兵!”
郭卓琳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她开玩笑地问弟弟们:“你俩的名字是啥意思啊?”郭卓夫抢着回答:“爸妈说,我俩合起来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让我们保护好咱家嘞!”郭卓琳笑着追问:“那保护姐不?”弟弟们认真承诺的样子,让她感到既好笑又温暖。
初入军营的挑战
2018年中秋节,郭卓琳踏上开往西北某新训基地的列车。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也是第一次在军营度过节日。离别那天,父母早早来到车站送行,郭卓琳却没看到弟弟们。“天还没亮,他俩就出门了……”母亲抹着眼泪说。
就在郭卓琳即将登车时,两个弟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他们递给她一个沉甸甸的袋子,里面装满了奶奶家的月光饼,还带着余温。列车启动的那一刻,郭卓琳紧紧抱着那袋月光饼,感受着家人的温暖。
新训期间,郭卓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次发手机时,她怕抑制不住想家的情绪,起初没敢打开视频。在弟弟们的央求下,她终于打开了视频画面。“姐,你真棒!”看着屏幕那头满脸自豪的弟弟们,郭卓琳感受到了家人的支持,渐渐适应了军营生活,并在新训结束时被评为“优秀新兵”。
高原上的坚守
2021年3月,弟弟们也参军入伍,一家人开始了“云端”团聚的生活。高原的环境异常恶劣,但郭卓琳从未退缩。她记得第一次上高原时,弟弟们攒了两个月的津贴为她买了一套羊毛保暖衣。“姐,这是我们战友家里自产的羊毛……”得知保暖衣的由来,郭卓琳心里暖乎乎的。
一年又一年,郭卓琳见证了高原驻训地的变化。战友们在帐篷里挂起中国地图,写下“大好河山,有我守护”的誓言。科技的进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外骨骼装备让物资搬运变得更加轻松,无人机和无人车让补给更加及时。但无论条件如何改善,对家人的思念始终是郭卓琳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云端”团圆的温暖
去年春节,一家人再次通过视频通话团聚。窗外的烟花声勾起了郭卓琳的回忆。“姐,你还记得小时候带着我们去买鞭炮吗?”弟弟们问道。郭卓琳笑着回答:“当然记得,那时候我们总是偷偷多买一点,藏起来慢慢放。”
今年的春节,虽然身处高原,但郭卓琳并不孤单。战友们一起贴春联、挂灯笼,高原上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而最让她期待的,还是与家人的视频通话。“姐,下次我俩冬天休假,带爸妈去你那儿!”弟弟们在视频那头许下承诺。“要说话算话啊,我等你们!”郭卓琳笑着回应,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虽然身在高原,但郭卓琳并不孤单。她知道,无论身在何处,家人的爱永远伴随着她。而这份跨越千里的亲情,正是她坚守高原、保卫祖国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