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知识丨古人为何用“鸿雁”代称书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知识丨古人为何用“鸿雁”代称书信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41336435_528910
我们经常能在诗文中看到古人用“鸿雁”代称书信,比如黄庭坚那首有名的《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比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么,为什么书信又称为“鸿雁”呢?
人与人之间除了言语沟通外,书信的往来也是一种方式。在古代,官府的书信传递大都是由信差骑马,透过驿站来接力传送;军队间的情报传递,就利用信鸽传递;而一般平民百姓则靠口信或亲友传递信件,如唐朝诗人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鸿雁,是一种群居水边的大型候鸟,俗称大雁。鸿雁是随着季节变更而迁移,每年来去都有定时的候鸟,它们信守时间,有组织的群聚活动。因此,古代通信不便,就希望能通过具有信义的候鸟来传递书信。
《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单于胁迫他投降,苏武不愿屈服。后来,单于给他一群公羊,再把他流放到北海无人的地方牧羊,并告诉他羊群生下小羊,才让他回国。
汉昭帝初年,汉朝与匈奴和亲,汉朝廷趁机要求释放苏武,匈奴却谎称苏武已经死亡。不久,汉使者又再次到匈奴,与苏武随行出使匈奴的常惠,就去密见汉使者,告知苏武并没有死。常惠要汉使者向单于说,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射中一只鸿雁,雁足上系着一封帛书,上面说明苏武还在某个大泽中。汉使者就按照常惠所教前去责问单于,单于大吃一惊,只好向汉使者认错,并释放了苏武。苏武出使到匈奴,十九年后才得以回到汉朝。
后来,因为这个典故,“鸿雁”就被用来作为书信代称了。“寄雁传书”则是比喻书信的往来。
热门推荐
帕博利珠单抗再添新适应证,癌症治疗迎来新突破
嚼服、温水、餐前:江中乳酸菌素片的科学服用法
福建电子税务局APP全面升级,支持微信支付宝缴税
《三十而已》女主教你恋爱中如何表达情感
迪适兰托教你轻松补酶
消化酶:让你吃嘛嘛香的秘密武器
数据空间连接器:揭秘数据流动的秘密武器
家庭聚餐新花样:让亲情在欢声笑语中升温
从剂量到禁忌: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安全使用指南
山西港澳通行证办理攻略新鲜出炉!
太原港澳通行证办理全攻略:材料、流程、地点一文掌握
老挝上网攻略:城市选Lao Telecom,乡村选ETL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到底该如何进行日常保养?
为什么类风湿患者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这5点以免骨骼「嘎嘣脆」
类风湿患者补钙指南:最有效的食物就在你身边
汽车导航技术全解析:从GPS定位到智能交通系统
“李绍宁”的正确拼音书写格式
周公解梦:摩托车梦境的N种寓意
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5种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案全解析
盐酸拉贝洛尔片长期使用的后果
双十一生蚝选购与食用全攻略:4步确保安全享用
生蚝营养价值高,但补肾功效缺乏科学依据
骨折恢复期的营养补充指南:高蛋白、钙和维生素D
科学饮食和合理锻炼,骨折恢复的秘密武器
秋冬养生佳肴:砂锅炖胡萝卜兔肉的做法与功效
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务自由?这份实用指南请收好
南京市“互联网+明厨亮灶2.0”引领智能监管新潮流
武汉48小时:从千年古楼到现代乐园
洛川苹果:中国顶级果园的秘密
西双版纳创新“技艺+旅游”模式,非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