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博物馆里的"蛇"文物:从人面蛇身到十二生肖
许昌博物馆里的"蛇"文物:从人面蛇身到十二生肖
彩绘人首蛇身交尾陶俑
汉代双蛇砖
仙山瑞兽十二生肖铜镜
随着2025年农历乙巳蛇年的到来,蛇这一神秘生物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不仅是自然界中的古老生物,更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从远古时期的人面蛇身神话,到汉代的双蛇砖,再到唐代的十二生肖铜镜,蛇的形象在各种文物中都有所体现,展现了古人对蛇的崇拜和理解。
彩绘人面蛇身交尾陶俑
这件彩绘人面蛇身交尾陶俑由河南博物院收藏,为唐代文物,长20.5厘米、宽12.5厘米、高18.5厘米。陶俑整体呈圆环状,蛇首为人面,人面双目圆睁,表情狰狞,双手做匍匐状。这件陶俑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为研究唐代丧葬习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中国远古的传说神话中,蛇被视为崇拜的对象。《山海经》中记载了人面蛇身的女娲、伏羲等形象,以及轩辕国国民人面蛇身的传说。这些都体现了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汉代双蛇砖
汉画像砖是汉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是中国古代雕塑、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汉代双蛇砖由许昌市博物馆收藏,砖长19.3厘米、宽27.3厘米、厚3.5厘米。砖的正面有双蛇盘绕,蛇身缠绕结成双环状(亦称梅花状),蛇的首尾相对,头部作亲昵之态,侧面饰有精美的绳纹。双蛇砖造型为汉画像砖中的珍品,此砖为实心砖,技法为浅浮雕模印而成。
仙山瑞兽十二生肖铜镜
这件唐代铜镜直径21.7厘米,葵花形,圆形钮,仙山水波纹钮座。一圈的连珠纹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主题纹饰分别为神龟和飞龙,间饰四朵祥云纹,有蓬莱仙境的寓意。外区有两组铭文带,内圈铭文为“金滕、连理枝、比翼、合欢莲、嘉禾、凤凰、合璧、连理树、比目鱼、嘉口、嘉麦、同心鸟”,且铭文与其相应的图案相配,外圈铭文为“树、草、竹、鱼、兽、禽、图、瑞、出、并、金口、合璧”,环绕饰有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图像,整个画面形象写实,制作精良,纹饰华美,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仙山瑞兽十二生肖铜镜不仅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具,更是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古人对天文历法、自然宇宙的认知与理解的反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学研究价值。
许昌市博物馆收藏的这几件与蛇有关的文物,都承载了一段历史,蕴含着先人的智慧和匠心。它们不仅是古代工艺的杰作,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民俗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