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松溪梅口村:古渡口、古建筑、古巷道里的文化传承
探访松溪梅口村:古渡口、古建筑、古巷道里的文化传承
2022年底,松溪县梅口埠景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三古”——古渡口、古建筑、古巷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
历史悠久的水运重镇
梅口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郑墩镇,地处闽北与浙南交界处,是松溪河的重要码头。据《松溪县志》记载,早在宋代,这里就是重要的水运枢纽,茶叶、瓷器、木材等货物从这里启程,经建瓯、福州,远销东南亚和日本。
鼎盛时期,梅口古渡口同时停靠着近百艘木帆船,有200多名船工在此忙碌。作为万里茶道的必经之路,这里见证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繁荣。据考证,“南海一号”沉船上发现的黑釉盏,与松溪县博物馆收藏的南宋黑釉盏极为相似,进一步印证了梅口埠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独具特色的闽北建筑
走进梅口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保存完好的闽北特色明清建筑。这些古建筑不仅外观精美,更蕴含着先民的智慧。
最引人注目的是建筑的墙基设计。由于地处洪水易发区,这里的建筑都设有统一的“等高线”墙基,用鹅卵石砌成,既可防止洪水浸泡,又能阻止蛇虫鼠蚁的侵扰。在“等高线”之上,还加高了约0.4米的青砖层,进一步增强防水功能。
近年来,福建省投入1800万元用于松溪县古建筑修复,已完成27处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让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重新焕发生机。
纵横交错的古巷道
梅口村的古巷道是另一大特色。村中保存完好的陆家、叶家、范家三条古巷道,均由松溪河里的鹅卵石铺就,表面光滑如镜,见证了昔日的繁华。
据记载,这里曾住着18个姓氏的船家,每家都有自己的专用码头。18条巷道分别延伸到18座码头,形成了独特的“十八石敢”景观。每条巷道的出口都与河流相连,方便货物装卸和人员往来。
活态传承的文化遗产
如今的梅口埠景区,不仅是一个静态的历史遗迹,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传承地。景区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音乐汇、非遗体验、儿童绘画等,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2023年以来,景区已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当地村民也纷纷投身旅游业,开设农家乐、特色小吃摊等,不仅增加了收入,也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梅口埠景区的成功,是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典范。它不仅留住了历史的文脉,更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