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生提醒:科学补水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协和医生提醒:科学补水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孩子身高发育与日常饮水习惯密切相关。”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专家指出,充足的水分摄入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还能改善大脑认知能力,从而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有力支持。
水分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
水是生命之源,对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儿童尤为重要。科学研究表明,水分对儿童的身高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促进新陈代谢:充足的水分有助于身体代谢和废物排出。如果饮水不足,代谢效率降低,可能间接影响生长发育。
改善消化吸收:缺水会导致便秘等问题,进而影响食欲和营养吸收,而良好的营养状态是长高的重要基础。
优化大脑功能:大脑含水量高,缺水会影响其正常功能,包括认知能力和记忆力,从而对整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调节体温:水分不足会削弱皮肤的调温能力,增加中暑等健康风险,不利于维持最佳生长环境。
儿童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推荐,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每天应摄入适量的水分:
- 6岁儿童每天至少饮水800ml
- 7-10岁儿童每天至少饮水1000ml
- 11-13岁男童每天至少饮水1300ml,女童每天至少饮水1100ml
- 14~17岁男童每天至少饮水1400ml、女童1200ml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季节变化及活动量应适时调整饮水量,切忌饮水不足,但也不可饮水过量。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缺水?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尿液颜色、排尿频率以及大便情况来判断:
- 尿液颜色:如果尿液颜色偏黄、气味较重,可能表示缺水;如果尿液呈现透明、干净的状态,则表示水分充足。
- 排尿频率:正常情况下,儿童每天排尿次数应在5-7次左右。
- 大便情况:干燥、硬结的大便也是缺水的信号。
如何科学补水?
饮水方式:坚持主动、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饮用约100-200ml,间隔1-2小时。口渴是身体缺水的信号,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应主动喝水。同时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饮品选择:推荐日常饮用白开水,避免含糖饮料。如果孩子觉得白开水单调无味,可以在水中加入柠檬片、薄荷等食材以丰富口感,还可以自制绿豆汤、酸梅汤等传统饮品。
水温选择:建议喝水温度要适中,一般以25-30℃为宜。过热或过冷的水都会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喝水工具:选择安全材质的水杯,注意清洁卫生。对于较小的儿童,可以选择带把手和吸管的水杯,方便抓握和饮用。
儿童补水注意事项
开始喝水的时机:4-6个月是婴儿开始喝水的最佳时期。此时婴儿开始添加辅食,需要适量补充水分。
婴儿喝水量:每次饮水量控制在50ml左右,每天总饮水量可参考以下公式:婴儿一天水量=30(cc)×体重(kg)。例如,6公斤重的婴儿,一天饮水量大约在180cc左右。
适宜的饮用水:推荐煮沸的白开水。避免给婴儿喝硬水、矿泉水,因为这些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较高,可能加重婴儿的肾脏负担。
避免过度饮水:尚未添加辅食的婴儿,母乳或配方奶中的水分已经足够,不需要额外补充。过度饮水会影响婴儿的食欲,甚至导致水中毒。
特殊情况下的补水:当孩子发热时,需要增加水分摄入。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发热持续期和退热期。在发热持续期,应多饮温水;在退热期,孩子大量出汗时,应及时补充温水或电解质液。
科学补水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家长应重视儿童的日常补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为他们的生长发育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