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打得日寇四易其帅的第十九路军结局如何
在上海打得日寇四易其帅的第十九路军结局如何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突袭上海闸北,第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的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重创。在第十九路军的英勇抗击下,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不久,张治中率领第五军赴上海支援,最终迫使日军接受停战,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那么,这支以一己之力硬抗日军海军陆战队的第十九路军究竟是何来历?其最终结局又如何?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
第十九路军的来龙去脉
第十九路军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驻阳江的广东地方武装的一个营。1920年,在时任游击营长陈枢铭的领导下,该营与其他三个营一起发动起义,随后被改编为邓铿指挥的建国粤军第一师四团一营。1926年北伐战争时,该部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枢铭、副师长蒋光鼐,三个团长分别为蔡廷锴、戴戟、范汉杰。
北伐攻下武汉后,该师与叶挺所部合编为第11军,陈枢铭和蒋光鼐任正副军长,戴戟成为第十师师长。后来几年第11军不断被其他军阀兼并,编制也是有所变化。到了1930年中原大战时,因帮助蒋介石击败冯玉祥、阎锡山,番号改为十九路军,以陈铭枢为领袖,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副总指挥兼军长。
十九路军军旗
之后第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往苏区参与围剿红军。在高兴圩一战中,十九路军与红军打成平手,双方都有两千余人伤亡,足见十九路军战斗力之强悍。1931年9月,南京政府任命陈铭枢为京沪卫戍总司令官,1932年1月6日由蒋光鼐继任。1931年11月初,3万余人的第十九路军从江西吉安开拔,当月20日抵达沪宁一带。
1932年1月27日,日军趁着十九路军换防的档口突然袭击,十九路军立即开枪给予反击,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在蒋军第五军的支援下,十九路军同仇敌忾,死战不退,在上海抵抗八万日军月余。尽管十九路军自身损失惨重,但是击毙击伤日军3000多人,狠狠地打击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的嚣张气焰,更是唤醒了国人对于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心声。
十九路军
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第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往福建再次围剿红军。因作战连续受挫及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军部领导人酝酿抗日反蒋。1933年11月20日,蔡廷锴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反蒋势力,发动福建事变,公开树起反蒋抗日旗帜,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1934年初在蒋军的围剿下,第十九路军一部分被打散,一部分为蒋介石和陈济棠收编,番号也因此被撤销。
十九路军三巨头的结局
十九路军领袖陈铭枢是广东合浦人,1919年在广东肇(庆)军游击营任营长。次年任粤军第1师第4团团长,1925年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0师师长,参加了日后的北伐战争。1926年11月所部扩编为第11军,陈铭枢担任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后来陈铭枢又担任过广东省政府主席,京沪卫戍总司令官兼代淞沪警备司令、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部长等职。
陈铭枢
1933年陈铭枢与李济深等发动福建事变,蔡廷锴不认同他的军事部署,他把蔡骂得抬不起头来,蔡后来私下说,反正十九路军是他陈铭枢的,他愿意怎么败掉是他的事。十九路军失败后陈铭枢失去了军事实力,沦为政坛看客。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等职,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民主运动。1947年6月被授为陆军上将并退为备役。1948年1月在香港与李济深等建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后,陈铭枢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等职,1965年逝世,享年76岁。
总指挥蒋光鼐是广东东莞虎门人,1912年以军功被保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了护国战争,后来到孙中山身边任职,1924年1月,孙中山改组粤军,他调任建国粤军第1师第1旅第2团团长,曾经出走的蔡廷锴被任命为第2团第1营营长,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数10年的合作经历。
蒋光鼐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蒋光鼐任第四军第十师副师长兼第28团团长,参加了日后的北伐战争。第十师扩编为第11军后,蒋光鼐升任第11军副军长兼第十师师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担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
福建事变失败后,蒋光鼐去了香港,全面抗战爆发后,先后任第四战区参谋长,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领上将军衔。1948年,被推选为民革中央执行委员。新中国成立后,蒋光鼐担任广东省政府委员,纺织工业部部长等职,196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副总指挥兼军长蔡廷锴是广东罗定人,早年曾先后在李耀汉肇军和粤军中当兵。1927年,蔡廷锴所部划归叶挺指挥,南昌起义时,蔡廷锴担任第11军第10师的师长,起义之后蔡廷锴率部脱离了起义队伍。
离开起义队伍后,蔡廷锴曾围剿过琼崖纵队的红军,中原大战时为蒋介石立下了战功,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十九路军军长。1931年淞沪抗战时,蔡廷锴率领第19路军联合第五军与日寇在上海血战,迫使日军四度易帅。
蔡廷锴
1933年“福建事变”失败后,蔡廷锴被迫出演游历,抗战爆发后,蔡廷锴曾在1939年被任命为第26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了昆仑关战役,之后蔡廷锴基本上就成了一个光杆司令,闲居在家。
解放战争时期,蔡廷锴参加了民革,新中国成立后,蔡廷锴先后担任过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等职,1968年蔡廷锴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