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最美逆行者”筑起健康防护墙:救援人员职业健康保障现状与对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最美逆行者”筑起健康防护墙:救援人员职业健康保障现状与对策

引用
6
来源
1.
https://cdc.fuzhou.gov.cn/zz/jkjy/fsyzyws/202412/t20241210_4943606.htm
2.
https://ajj.nanyang.gov.cn/2024/08-27/610045.html
3.
http://blog.dol.gov/zh-hans/2024/05/02/taking-a-stand-to-prevent-falls
4.
https://www.daqc.org.cn/content/content/show/id/6377.html
5.
http://wjw.sz.gov.cn/gkmlpt/content/11/11264/post_11264834.html
6.
https://wjw.sz.gov.cn/zybfzy/jgdt/gzdt_192859/content/post_11397654.html

在每一次灾难现场,总有一群人逆行而上,他们就是救援人员。从地震废墟到化学泄漏现场,从洪水灾区到火灾现场,救援人员始终冲锋在前,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他人的安全。然而,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健康风险。

01

救援人员面临的职业健康风险

救援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复杂和危险的环境,这使得他们面临多重职业健康风险。

生物性危害

在医疗急救和灾害现场,救援人员经常需要接触伤病员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这使他们暴露在各种病原体的威胁之下。根据相关研究,救援人员感染传染病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例如,在处理传染病疫情时,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救援人员很容易成为病毒的“猎物”。

化学性危害

在化学泄漏、火灾等事故现场,救援人员需要长时间暴露在有毒有害物质中。这些化学物质不仅会刺激皮肤和呼吸道,还可能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造成中毒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时,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装备,救援人员可能会因吸入有毒气体而中毒。

物理性危害

救援工作往往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这给救援人员带来了多重物理性伤害的风险。在搬运伤员或重物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肌肉拉伤、扭伤等机械性伤害。此外,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还会导致累积性劳损,如腰椎间盘突出等。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工作,如高温或低温环境,救援人员还可能面临中暑或冻伤的风险。噪音污染也是救援现场常见的问题,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听力受损。

心理压力

救援人员经常需要面对生死攸关的场景,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救援人员承认,工作压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02

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面对这些职业健康风险,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职业安全与健康:医护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防护指南》。这份指南为各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

指南建议各国建立系统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防护装备配备、应急响应机制等。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为救援人员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口罩、手套等,是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

加强培训与教育

国际经验表明,定期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培训至关重要。救援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技能,了解如何在不同环境下保护自己。此外,心理辅导和压力管理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帮助他们应对工作中的心理压力。

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许多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为救援人员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及时的医疗干预。一旦发现健康问题,可以及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03

中国的现状与挑战

虽然我国在救援人员职业健康保障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

以尘肺病为例,这是我国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尤其在矿山救援人员中发病率较高。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病例超过100万例,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救援人员。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的痛苦。

防护装备配备不足

在一些基层救援队伍中,防护装备的配备仍不完善。有的救援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甚至只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这种简陋的防护措施显然无法有效阻挡有害物质的侵袭。

心理健康支持体系薄弱

与身体健康相比,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更容易被忽视。目前,我国针对救援人员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尚不完善,许多人在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时,缺乏有效的疏导和帮助。

04

对策与建议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救援人员筑起一道坚实的职业健康防护墙。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救援人员职业健康保障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加大防护装备投入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救援队伍的投入,确保他们能够配备最先进的防护装备。特别是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传染病疫情等高风险环境下,必须提供全方位的防护。

建立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为救援人员提供定期的心理评估和辅导。同时,加强社会对这一群体的理解和支持,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强化培训与教育

定期开展职业安全与健康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训内容应涵盖防护知识、应急处置、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为救援人员提供定期体检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对于因公致病的救援人员,应给予充分的医疗和生活保障。

05

结语

救援人员是和平年代的英雄,他们用自己的汗水甚至生命,守护着我们的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些“最美逆行者”筑起一道坚实的职业健康防护墙。这不仅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的最好回报,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