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诗仙李白笔下的仙境
庐山:诗仙李白笔下的仙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七绝,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庐山诗作。这首诗以浪漫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心驰神往。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望庐山瀑布》其实有两首。另一首是五言古诗,其中“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被誉为冠绝今古的名句。这首古诗以更加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李白一生多次到访庐山,最早可追溯到青年时期。那时的他刚出蜀川,仗剑远游,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他在诗中写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的壮丽景色与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完美契合,让他流连忘返。
最后一次到访庐山是在被流放夜郎遇赦后,他写下了《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中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开篇,展现了他狂放不羁的个性。此时的李白已经看淡了世俗名利,更加向往自然与仙道。他写道:“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与其他文人相比,李白笔下的庐山更具浪漫主义色彩。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以季节变化为切入点,展现了庐山的另一番韵味;苏轼的《题西林壁》则上升到哲学层面,提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名句。而李白的庐山诗作,始终贯穿着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今天,当我们重游庐山时,不妨沿着李白的足迹,感受这位诗仙眼中的仙境。从香炉峰到五老峰,从三叠泉到含鄱口,每一处景点都仿佛在诉说着李白的故事。站在庐山之巅,望着奔流而下的瀑布,我们仿佛能听到李白的吟诵声,感受到他那颗向往自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