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龙潭庙会:非遗版春节新体验
地坛龙潭庙会:非遗版春节新体验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的地坛和龙潭庙会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丰富的非遗元素,成为人们感受“非遗版”春节的绝佳去处。
百年庙会,文化传承
地坛庙会始于1985年,但其文化根基却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间的皇家祭祀传统。地坛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每年庙会期间,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仿清“祭地”表演。身着祭祀盛装的“皇帝”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缓步走上拜台,重现清代皇帝祭地的盛大场面,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这一表演不仅是对古代皇家祭祀文化的传承,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的传统美德。
与地坛庙会相比,龙潭庙会则更显民间特色。自1984年创办以来,龙潭庙会就以其浓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而闻名。庙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花会表演轮番登场,沧州舞狮、盖州高跷、威风战鼓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演出,让游客仿佛置身于一场民间艺术的盛宴。这些表演不仅展现了各地的民俗风情,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非遗荟萃,文化创新
2025年,地坛和龙潭庙会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两大庙会都设置了多个演出舞台,邀请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和民间艺术团体进行表演。在地坛庙会的全国优秀民间花会舞台上,来自河北、四川、江西等地的花会表演精彩纷呈;而在龙潭庙会的古都腔调舞台上,京津冀地区的特色曲艺和民间艺术轮番上演,让游客在欣赏传统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创新与活力。
除了舞台表演,两大庙会还设置了丰富的非遗文化展示和互动体验项目。在地坛庙会上,游客可以欣赏到剪纸、传统纹样、书法春联等非遗作品,还可以参与“年俗知识擂台”趣味问答,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龙潭庙会则推出了“京华风物”板块,集中展示毛猴、风车、皮影、兔儿爷等传统手工艺品,让游客在欣赏的同时,还能亲手体验制作过程,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浸式体验,感受年味
走进地坛庙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门外的“吉祥如意”牌楼。这座以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的牌楼,高大雄伟,气势恢宏。牌楼顶端的一对金色凤凰,周围散落着金色的牡丹花,中间牌匾上书“吉祥如意”,成为了游客打卡拍照的热门地点。穿过牌楼,大红灯笼、大鲤鱼、福字等各式装饰将年味儿拉满。整个公园内的装饰色调以代表中国年节色彩的红、黄色为基调,营造出地坛庙会雍容大气的皇家年节气氛。
在龙潭庙会上,游客则可以感受到更地道的“北京味”。庙会上的小吃摊位,从“中华小吃”到“家乡年味”,东来顺、锦芳、六必居等多家北京老字号携手河北、四川、江西、青海等各地特色美食亮相,打造“最解乡愁的年味美食大全”。庙会上还网罗了一系列“年礼好物”,从故宫文创、生肖文创、中轴文创,到绢人娃娃、泥塑、兔儿爷……琳琅满目。此外,现场还设置了“年俗知识擂台”趣味问答,吸引游客现场挑战;中国邮政联名互动“来自地坛的一封信”让美好的祝福跨越时空。
2025年地坛和龙潭庙会的举办时间为1月29日(正月初一)至2月4日(正月初七),每天开放时间为8:30至17:00。两大庙会的门票价格均为30元,老年人和学生可享受15元的优惠票价。游客可以通过“东城文旅都市号”公众号、美团APP、大众点评APP、铁路12306APP等渠道进行购票,也可以在庙会期间现场购买纸质门票。
地坛和龙潭庙会作为北京春节期间的重要文化活动,不仅展现了丰富的非遗文化,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的传统美德。两大庙会通过创新与传承的结合,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