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然之门”蕴藏丰富“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然之门”蕴藏丰富“密码”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dahuawang.com/shantou/content/202412/23/c153229.html

在汕头市南澳岛的青澳湾广场上,一座名为“自然之门”的巨型城市雕塑巍然耸立。这座雕塑不仅是一件艺术作品,更是一座蕴含丰富科学知识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它以独特的设计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奥秘,成为了南澳岛一处重要的地标景观建筑。


“自然之门”主体地球仪中间的长钢管可以窥见天空,是夏至太阳直射的观察点


矗立于海边的“自然之门”雕塑,是南澳岛一处重要的地标景观建筑

地标景观矗立海边犹如海上之“门”

北回归线横穿汕头,市区现已建成了两座北回归线标志塔。记者了解到,北回归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多属沙漠和草原地带,称为“回归沙漠带”;唯有经过我国的地带林木繁茂,雨量充沛,物产丰富,被称为“神奇的回归绿带”。我市两座北回归线标志塔,在选址上都恪守了交通方便且与其他旅游景点相呼应的原则。

其中建成于1986年的金平区北回归线标志塔“北标窥日”,位于汕头大学北5公里的鸡笼山腰,是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旅游景区。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自然之门”建成于2014年,选址在具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青澳湾上,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新月形的海湾,绵长的金黄沙滩,海天一色,风光旖旎;矗立于海边的自然之门,犹如海上之“门”,成为南澳岛一处重要的地标景观建筑。

北回归线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是北纬23°26′的纬线圈,是一条看不见的“假想线”,建立标志塔,可以直观地看到北回归线的客观实体,对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气候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北回归线经过的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都建起了标志塔,目前共建有11座,是世界上建立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

独特建筑蕴含丰富“自然密码”

“自然之门”由基座、立柱和地球仪三部分组成。雕塑整体外观采用汉字“门”字进行演变造型,两根巨大的门柱伸出一长一短两条悬臂,托举起一个地球仪,形如“门”字。两门柱斜倾形成夹角,构成一个三维立体的形状,在不同的角度欣赏雕塑,会有不同的形状变化,在不同的光影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自然之门”由汕头知名设计师郑少文主持设计。据介绍,雕塑融合了天文现象和常识,设计独具匠心,每一个建筑尺寸都蕴藏着特殊的数字“密码”,具有科普意义。例如短悬臂长3.21米对应春分3月21日,长悬臂长6.22米则对应夏至6月22日;门柱间距9.23米对应秋分9月23日;从底座到球体高12.22米对应冬至12月22日;两边门柱形成的夹角角度则对应北纬23°26'。

基座从空中俯视就像一个“回”字,也具有深刻含义。一是代表北回归线的“回”,一是代表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以此唤起人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地球模型的造型也独具一格,其表面不像传统地球仪一样着重刻画大陆地貌,而是以立体线条刻画出浩瀚的海洋,凸显保护大自然、保护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球体正中心是一根钢管,从下向上仰望可以窥见天空,是夏至太阳直射的观察点。

因为标志塔地处海边,材料运用上充分考虑了海水咸、海风强等客观因素,设计时在抗风和防腐蚀方面做足了功夫,主体石柱的干挂零件均采用抗腐蚀的不锈钢,标志塔也具备承受12级台风吹袭的能力。

自然与科普相融成网红“打卡地”

“自然之门”雕塑所处的青澳湾广场姹紫嫣红,绿草如茵,吸引游人纷至沓来,漫游青澳海滩,参观北回归线标志塔。年轻人更是喜欢选择不同角度与雕塑合影,拍出五花八门的创意照片,并在网络上传播,使自然之门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很快成为南澳的“网红顶流”。

“自然之门”最热闹的日子当属夏至这一天。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正午12点左右,太阳将直射北回归线,然后转而南移,在这个时间节点可以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很多天文爱好者会在这个时间来到自然之门,观察阳光直射瞬间,阳光垂直穿过雕塑中间的长钢管,在地台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圆形光点。

雕塑下方还画了各种科普漫画,像“太阳转身的地方”“我是温带”“我是热带”等,生动形象地普及北回归线夏至的自然科学知识,更好地激发天文爱好者探索自然的无限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