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贤《蛟龙行动》:1300人团队打造,50个炸点实拍,中国电影工业新高度
林超贤《蛟龙行动》:1300人团队打造,50个炸点实拍,中国电影工业新高度
“所有人,准备行动。”随着一声令下,东风猛士917蛟龙战甲车队疾驰而出,伴随着50个连续引爆的炸点,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银幕上展开。这是电影《蛟龙行动》中的一个场景,也是导演林超贤对真实感追求的缩影。
作为一部军事战争巨制,《蛟龙行动》的制作规模堪称宏大。影片中的巨型潜艇“龙鲸号”全长120米,宽11米,高16米,内部设计严格还原现实潜艇构造,设置了包括鱼雷舱、指挥舱等在内的9个舱室。每一个细节,从巨大的艇身结构到舱室内的每一根电线和螺丝钉,都经过了精心雕琢,力求真实再现潜艇环境。演员张涵予在登上龙鲸号后对其精细程度赞不绝口,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高水平。
为了确保影片的专业性和真实性,《蛟龙行动》剧组还邀请了多位潜艇操作顾问、鱼雷顾问等专家进组指导,并组建了一个接近200人的专业美术团队负责设计潜艇及其他海底场景。整个项目最多时有高达130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致力于打造面向国际的、属于中国人的潜艇大片,展示中国海军的实力与风采。
在演员训练方面,林超贤导演同样追求极致。为了还原最真实的特种兵体格,演员于适接受了严格的体能训练,挑战95公斤卧推。除了卧推挑战外,于适还进行了其他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包括单手20公斤哑铃等。这些训练不仅考验了他的身体素质,更锻炼了他的意志力和毅力。
林超贤导演对实拍效果的追求近乎苛刻。在一场爆破戏中,演员们亲身经历了50个连续引爆的炸点,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主演之一于适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提到:“那种紧迫感和危险感真的令人感觉像在战场上一样。”
这种对真实的追求,源于林超贤导演一贯的创作风格。从《红海行动》到《湄公河行动》,林超贤的作品一直以紧张刺激的场面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著称。他不仅追求视觉上的震撼,更注重情感上的共鸣。在拍摄过程中,林超贤常常亲自上阵指导演员,从武术动作到表情细节都力求完美。他善于挖掘演员的潜力,让演员在影片中展现出最佳状态。
《蛟龙行动》的制作过程也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进步。从前期的场景设计到后期的特效制作,整个流程都达到了国际水准。影片的特效几乎全部由中国公司完成,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实力。正如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所说:“希望能在《红海行动》的基础上,让大家看到一个全新的,更高规格的工业化电影。”
《蛟龙行动》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军事动作片,更是一部展现中国海军实力的力作。影片通过紧张刺激的战斗场面,展现了中国军人的果敢与自信。同时,影片也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
1月29日,这部凝聚了1300多名工作人员心血的军事巨制将正式上映。相信在林超贤导演的执导下,《蛟龙行动》一定能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展现中国电影工业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