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勇士”号探秘南海沉船:1500米深海中的明代贸易遗珍
“深海勇士”号探秘南海沉船:1500米深海中的明代贸易遗珍
2023年,在南海西北陆坡1500米深的海底,一艘神秘的明代沉船被“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发现。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深海考古领域的空白,也标志着中国在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融合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深海中的惊世发现
此次发现的沉船遗址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由一号、二号两处沉船组成,相距仅10海里。一号沉船遗址规模宏大,核心区长达37米、宽11米,由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的船货构成。考古队在三个阶段的调查中,共提取出水文物890件(套),包括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红绿彩、珐华、单色釉、素三彩等各类瓷器,以及酱釉陶器、铜钱等。部分瓷器底部还刻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等款识,为研究明代海上贸易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号沉船遗址则以大量原木堆积为主,南北长21米、东西最宽8米。考古队在此处提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蝾螺壳、鹿角等文物38件。这些原木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明代海上贸易的货物种类和贸易路线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深海勇士”号的深海探秘
“深海勇士”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 作业深度:4500米级
- 主要功能:深海科学考察、海底资源勘查等
- 技术特点:采用国产化关键部件,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可维护性
在此次考古任务中,“深海勇士”号搭载了多种先进设备,如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潜水器的柔性机械手还成功提取了多件文物,并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考古还首次采用了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ROV)结合作业的形式。由我国自主研发的6000米级ROV“狮子鱼”号进行了3次下潜作业,完成了测线精细调查、考古文物拍摄等工作。这种“人机协同”的作业模式,为深海考古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开启深海考古新篇章
此次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
- 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南海的历史事实
- 为研究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为深海技术与水下考古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实践案例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辛泸江表示:“深海考古与深海科技的结合,为揭示深藏海底的奥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同时也开辟了探究人类历史与文明的新维度。”
未来,随着更多深海技术的应用,我们有望揭开更多海底文明的神秘面纱。据悉,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即将成立,预计在2024年9月,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专题展览将在海南面向公众开放,届时公众将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这些珍贵的海底文物,感受深海考古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