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视角下对失眠的看法及其调养方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视角下对失眠的看法及其调养方式
引用
1
来源
1.
https://health.net.cn/medical/2024111167.html
失眠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将其称为"不寐",认为其主要由身体内部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本文将从中医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失眠的病因、治疗原则及常见调养方法。
失眠在中医被称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类证治裁·不寐》中言“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者。”也就是说失眠在中医而言是身体内部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而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和压力的不断叠加,睡眠危机也越来越严重。下面可以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中医视角下的失眠及常见的调养方式。
中医失眠的病因
- 饮食失节:在《张氏医通·不得卧》中有阐述《内经》关于“胃不和则卧不安”原因的论述,即“脉滑数有力不得卧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也就是经常暴饮暴食,特别是睡前过饱进食,很容易导致宿食停滞,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失和,而不得安寐。此外摄入浓茶、咖啡、含酒精一类的饮料也是不得眠的原因;
- 情志失常:情志过极,容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不得眠的病症。像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神不安则不寐;或者喜笑无度,心神激动,神魄不安而不寐;或暴受惊恐,导致心胆虚怯,神魂不安,夜不能寐等;
- 劳逸失调:劳倦太过则伤脾,过逸少动亦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失养而失眠。《景岳全书》中说“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魄无主,所以不眠。”
- 病后体虚:久病血虚,年迈血少,易引起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心神不安而不寐。《景岳全书·不寐》中言“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中医失眠的主要治疗原则及临床分型
失眠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则为阴虚不能纳阳,二则阳盛不得入于阴。主要的病位在心,但是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主。即实证泻其有余,虚证补其不足,并在其基础上安神定志。失眠中医分型有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五种类型。
- 肝火扰心证:常伴有时彻夜不眠、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苦而干等症状。治疗一般是以龙胆泻肝汤加减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 痰热扰心证:常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等。常以黄连温胆汤加减清热化痰、和中安神;
- 心脾两虚证:可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等。一般给于归脾汤加减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 心肾不交证:常见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可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则以安眠;
- 心胆气虚证:常出现虚烦不寐、触事易惊、胆怯心悸、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等症状,临床一般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中医失眠的常见调养方法
- 食疗法:取20g莲子、100g粳米、9g酸枣仁并加入适量糖煮粥食用,经常食用可有效缓解失眠。如夜梦多,也可选用百合莲子粥作为食疗方;
- 耳穴法:常用耳穴有心、肾、神门、皮质下、枕;心脾两虚可配脾、交感;心肾不交配交感、内分泌;肝胆火盛配肝、脾、胃、止痛点。用胶布将王不留行子贴于所选的一侧耳穴上,每隔3天换贴另1侧,每天按压穴位;
- 按摩法:常用的按摩穴位有:揉神门、擦涌泉、按风池、运白会、按太阳、揉内关等。经常按摩可以疏通大脑气血和改善大脑供氧、抑制神经兴奋的作用,从而达到镇静催眠的目的;
- 梳头发:采用指扣法用梳子由前往后梳,将双手保持弯曲,除过拇指以外将其余四根手指垂直地在头皮上叩击,叩击方向前发际、后头及头顶、顶部,分左中右三行;
- 使用安神香囊:可以将具备助眠作用的安神香囊置放于枕头边,也可以使用安神枕头助眠;
- 足浴:用水煎煮艾叶、远志、夜交藤、酸枣仁等中药,去渣饮用,后用残余药汤泡脚30分钟左右;
- 饮食调整:睡前杜绝饱食或过度食用高脂蛋白食物,同时勿饮水过多;切勿在临睡前摄入有含有咖啡因或尼古丁的药物及食物;
- 调整生活方式:临睡前不要剧烈活动,可在临睡时喝牛奶,也可以听轻缓的音乐,午睡时间切勿太长,保证在晚11点前入睡。
对于失眠的治疗,我们一定要做到饮食有节,喜怒有常,作息规律,必要时可以配合适度的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即《内经》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果是重症失眠,通过各种调整依旧不能安眠,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每个人的体质和情况不同,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调养。
本文原文来自健康网
热门推荐
生理期喝红酒,真的好吗?
生理期喝红酒真的能缓解压力吗?
生理期喝红酒,真的好吗?
经期喝红酒,真的好吗?
生理期喝红酒,到底好不好?
跆拳道赛场暗藏危机:一不小心你就可能‘挂彩’
跆拳道的准备姿势和步法训练
跆拳道对身体协调性的影响
跆拳道入门基本功训练
年夜饭经典菜肴制作教程,让你秒变大厨!
春节不回家,如何与妈妈高效沟通?
道家智慧破解AI伦理难题
《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与时代反思》:在AI时代,哲学思考从未如此重要
复旦大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全球专家共议人工智能伦理未来
AI幻觉风波下的法律界:挑战与应对
春节不回家,如何维系亲情?
看图写话怎么写?从小白到高手,带你玩转看图写作!
“失语”竟与分离转换性障碍有关
“你真棒”:积极语言如何助力孩子心理成长
《夸孩子我有1000句》:让科学夸奖助力孩子成长
育儿专家教你高效夸孩子,亲子沟通更顺畅
《我家那闺女2024》教你夸孩子,家庭氛围up up!
2024年央视春晚收视率飙升,北方观众功不可没
如何科学应对氟桂利嗪副作用?
氟桂利嗪的副作用:从嗜睡到帕金森,这些风险你了解吗?
南开孙药师揭秘氟桂利嗪副作用
艾力绅冬季用车必备:暖风系统使用全攻略
老司机教你冬季暖风操作技巧,升温快还不费油!
冬季行车必备:汽车暖风系统揭秘
冬季驾车暖风操作指南:省油又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