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生:健脾养胃食谱大公开!
秋冬养生:健脾养胃食谱大公开!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我们的身体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个季节,很多人会感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腹泻或便秘等肠胃问题。其实,这都是脾胃功能失调的表现。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誉为“后天之本”,其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状况。那么,如何在秋冬季节养护脾胃呢?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几个简单实用的健脾养胃食谱。
秋冬养生,从调养脾胃开始
秋冬季节,自然界万物处于收敛状态,人体阳气也逐渐内收。此时,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身的营养供给和能量代谢。因此,秋季养护脾胃,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正气,还能为冬季的储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温补为主:适量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及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应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多食健脾食物:如山药、红枣、莲子、薏米、芡实、南瓜等。这些食物不仅能够增强脾胃功能,还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少食多餐:秋季气温下降,人体代谢相对减缓,因此应适当减少每餐的进食量,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以减轻脾胃负担。
合理搭配:以五谷杂粮为基础,搭配适量的肉类、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不要素食或吃太多肉类,合理搭配荤素食物,有助于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
健脾养胃食谱推荐
1. 紫薯百合银耳羹
材料:紫薯1个,百合30克,银耳1把,冰糖10克。
做法:
- 紫薯去皮切成小丁,银耳用冷水泡发后,去黄色根部,撕成小块,百合清洗干净后浸泡在清水中备用。
- 把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1小时即可食用。
功效:有滋阴润肺、养心安神、健脾养胃、清热解毒等作用。对于秋季燥热引起的心烦失眠、食欲不振、咽干喉痛等症状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2. 红枣花生山药粥
材料:红枣10枚,花生45克,山药1段,大米100克。
做法:
- 山药洗净去皮切块,花生、红枣洗净,加水适量。
- 先把山药、花生、红枣煮开,然后把大米放进去,用勺子搅拌一下,防止粘锅,煮30分钟左右。
功效:养脾补血,滋养容颜。
3. 山药薏米芡实粥
材料:山药粉、芡实粉、薏米粉各30克。
做法:
- 先用热水将山药粉、芡实粉、薏米粉调开,然后放入白粥中加水煮,最好边煮边搅拌,以免糊锅,15-20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此粥有健脾益胃之效。其中,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祛湿浊见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
4. 陈皮三仙饮
材料:陈皮10克、焦山楂15克,炒麦芽、炒谷芽各10克。
做法:用沸水冲泡,浸泡10分钟,代茶饮,每剂冲2-3次,每日1-2剂。
功效:消食除胀、健脾和胃,适用于因过食肉类或面类而出现的腹胀不舒、胃部不适、食欲不振等。
5. 白术椒姜炖猪肚
材料:猪肚1个,糯米100克,陈皮10克,生姜12克,胡椒适量,白术25克。
做法:
- 猪肚用食盐、白酒揉洗干净;糯米用水泡透;陈皮切成细粒;生姜切片;胡椒捣碎;白术用纱布包好。
- 将所有材料放入猪肚内,加入食盐、料酒,猪肚两端用线扎紧。
- 将猪肚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炖煮1小时左右,至猪肚、糯米烂熟。
- 取出猪肚内容物,将猪肚切片,每日食用2次,可于2日内吃完。
功效:补脾益气、温中健胃。适用于脾胃虚弱、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脘腹喜温、隐痛胀满、大便溏薄之人。
其他养生方法
除了通过饮食调理脾胃,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增强体质:
适度运动:秋季气候宜人,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节。建议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腹部按摩:每天早晚可各进行一次腹部按摩。具体方法为:仰卧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约20圈。这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
中医外治:艾灸、拔罐等中医外治法也能有效改善脾胃功能。例如,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每次10-15分钟,每周2-3次,可温补脾胃,有助于提升脾胃阳气,增强体质和正气。
保持良好作息:早睡(晚上9、10时入睡)以顺应阴精收藏,早起(早上6、7时起床)顺应阳气舒长。同时,秋分后昼夜温差变大,因此应随时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切不可一味“秋冻”,以免寒气入体,袭肺脏、伤脾胃、凝血脉。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运动更要注意早晚温差,以免受凉。
管理情绪:中医认为,秋在志为“悲”,不良的情绪是导致各种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人们要调整精神状态,保持心情愉悦,或外出秋游,或登高望远,转移低沉的情绪,激发快乐和活力。
最后提醒大家,以上食疗方案和养生方法虽好,但也要根据个人体质调整,避免过量补养导致上火等副作用。如果感觉脾胃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获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