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媒体时代,戏曲艺术如何持续跨界和破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媒体时代,戏曲艺术如何持续跨界和破圈?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2A098VU00

5月20日,由广州市文联指导,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广州粤剧院协办的“穗艺青评”系列活动之戏曲发展传播专题研讨会在广州粤剧院小红豆书吧举行。本次研讨会以粤剧《双绣缘》为切入点,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戏曲艺术的创新、传承与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近年来,戏曲“破圈”逐渐成为文化热词。广东作为戏曲大省,凭借其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不断推动戏曲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从粤剧《决战天策府》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广东戏曲曾为戏曲“破圈”提供了现象级案例。近日,广州粤剧院全新创排的粤剧《双绣缘》以其清新、唯美的艺术风格回归到观众和市场,双生双旦的浪漫爱情故事颇具“破圈”潜力。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静首先表达了对《双绣缘》这部戏曲的赞赏,她认为该剧在旧剧新唱的基础上,成功地将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女性自我抉择的主题相结合,展现了戏曲艺术在当代审美价值方面的新探索。她提倡在内容创作上挖掘符合当代审美价值的元素,同时对时代的审美思潮进行认真体认。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凤霞对当前戏曲教育与传统文艺的结合提出了独到见解。她指出,现代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间存在不一致性,这使得保持戏曲原汁原味的创作变得极具挑战。她赞扬了《双绣缘》在赢得年轻观众喜爱方面的成功,强调了该剧在演出中引发的热烈反响,尤其是年轻观众对于幽默台词和角色爱情选择的掌声与共鸣,这表明戏曲艺术正在接近年轻人,并适应新时代的表达方式。

广州市评论家协会主席罗丽围绕主题,探讨了戏曲艺术的跨界与破圈。她在发言中讲道,戏曲艺术正经历着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这一过程中,“破圈”和“跨界”成为了关键词。自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以来,戏曲在年轻群体中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她表示,新媒介为戏曲传播打开了新维度。在新媒介时代,传播不仅是戏曲艺术的推广手段,更是培养观众和培育戏曲土壤的重要途径。除了头部作品外,还需要更多新作和更好的机制,以促进戏曲艺术的持续繁荣。她呼吁戏曲界需要不断推出优秀作品,以补充市场长尾,满足观众对传统艺术的持续关注。

广州市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杨迪主持了本次研讨会。她从新媒体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戏曲传播在当下正在发生的变革。她认为戏曲艺术需要与新媒体相结合,利用短视频等平台进行传播。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张蕾着重分析了粤剧《双绣缘》中的女性角色之间的关系,她指出,剧中的卢眉娘和卓英英、白婆和红妹等女性人物之间的相互支持、理解与帮助,展现了动人的女性情谊,通过古代故事传达了现代价值和理念。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徐瑞从文献挖掘的角度提到,《双绣缘》在情节设置上汲取了传统戏剧的经典场面,如《西厢记》和《牡丹亭》等。《双绣缘》不仅显现出从古典戏曲剧作和地方特色传说中提炼故事以新编剧作的可能性,更是对粤剧的传承和创新,为广府文化的宣传增一力作。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李继明同样肯定了《双绣缘》剧本坚实的文献支撑和历史依据,并指出该剧从“历史缝隙”中寻找题材的方式正是当下流行且成功的创作策略。《双绣缘》剧中的服装严格遵循了唐制,这显示了剧作对细节的考究。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周丹杰认为,粤剧在历史上已经成功实现了多次破圈,尤其是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和海外。在新媒体时代,戏曲的传播不应局限于传统舞台,而应结合现代技术,如线上直播和短视频平台,来扩大戏曲的影响力。她提出“戏曲+”的概念,即戏曲与其他元素的融合,如文创产品和电影,以创造更多的戏曲大IP。

仲恺农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刘洋提到,歌舞伎通过采用年轻人喜爱的二次元文化、流行电影和历史题材,以及运用创新的舞台技术,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戏曲可以借鉴歌舞伎的创新方式,更大胆地采用现代流行文化元素,这样的尝试不仅能增加粤剧的观众基础,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会上,孙冰娜、马媖、文瑶等羊城青年文艺评论家代表也作了发言。孙冰娜认为戏曲是中国人文化基因中的一种基底,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和思想底色,能够为每个人提供文化慰藉。她提醒戏曲界要警惕新粉丝可能带来的狂欢陷阱,强调戏曲人应保持文化自信和剧种自信,坚守戏曲的艺术本体。

马媖表示,在新媒体时代,戏曲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如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地域性和语言障碍等,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戏曲传播,如通过云上、线上、直播等多种方式进行艺术传播。

文瑶认为,戏曲要想吸引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需要明确剧目定位,同时在推广上利用圈层文化,通过精准定位圈层,找到与特定观众群体的情感共鸣点,从而实现戏曲艺术的破圈。

研讨会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戏曲的发展需要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不仅要与当代审美价值相结合,还应当利用好新媒体有效地推广戏曲艺术,拓宽戏曲的传播途径和观众群体。但专家们也同时强调,现场观剧体验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尽管新媒体有其优势,但现场的观剧体验仍然是戏曲艺术的核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