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压岁钱背后竟藏着驱赶“祟”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压岁钱背后竟藏着驱赶“祟”的秘密!

引用
大公网
7
来源
1.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08/2024/0215/942566.html
2.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3183952/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3%93%E6%AD%B2%E9%8C%A2
4.
https://ssrb.fjdaily.com/pc/con/202402/23/content_344452.html
5.
https://www.cbaigui.com/essays/274
6.
http://yw.eywedu.com/Poetry/15/mydoc000.htm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6%8F%E6%B8%85%E5%B8%8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压岁钱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节日习俗,更蕴含着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传说。这个传说与一个名叫“祟”的妖怪有关,它揭示了压岁钱最初的寓意和功能。

相传古时候,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就会有一种叫“祟”的妖怪出没。它专门寻找熟睡的孩子,用手轻轻摸他们的头。被“祟”摸过的孩子,第二天就会发热生病,变得痴呆不灵。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在除夕夜点灯守夜,不敢入睡,这种习俗被称为“守祟”。

有一年,一对老年夫妇得到了一个孩子,他们视若珍宝。除夕之夜,为了防止“祟”伤害孩子,夫妇俩整夜未眠,守在孩子身边。他们找来八枚铜钱,用红纸包好,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深夜时分,“祟”果然悄悄潜入房间,正要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时,突然从枕边迸发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吓得“祟”仓皇逃窜。原来,这八枚铜钱是八仙所化,专门来保护孩子的。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纷纷效仿,用红纸包铜钱放在孩子的枕下。从此,孩子们在除夕夜就多了一份安全保障。因为“祟”与“岁”谐音,这种做法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寓意着用钱“压住”邪祟,保佑孩子平安健康。

压岁钱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被称为“压胜钱”或“压祟钱”。这些早期的压岁钱并不是流通的货币,而是专门铸造的带有吉祥图案和文字的“花钱”。汉代的压岁钱多为圆形,中间有圆孔或方孔,上面铸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等吉祥语,背面则饰有北斗七星、龙凤、龟蛇等祥瑞图案。

到了宋朝,压岁钱的习俗进一步发展。据《清嘉录》记载,宋代的压岁钱开始用红绳串起来,编成龙形,放在孩子的床头。这种做法既美观,又寓意着吉祥和保护。明清时期,压岁钱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录》中提到,人们会用彩线串钱,编作龙形,作为压岁钱。而大户人家则会发放金银“锞子”作为压岁钱,这些“锞子”表面铸有富贵图案或吉利词,虽然不能流通,但因其金银材质,价值不菲。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传统的铜钱和金银“锞子”逐渐被纸币取代,红纸包装也被精美的红包所替代。更有趣的是,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电子红包成为了一种新的压岁钱形式。虽然形式在变,但压岁钱所承载的美好寓意始终未变——它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期望,象征着平安与幸福。

如今,当我们收到或送出压岁钱时,不妨想起那个古老的传说。压岁钱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它承载着中国人对家庭、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