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低脂高纤:胆结石患者的健康食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低脂高纤:胆结石患者的健康食谱

引用
9
来源
1.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743114
2.
https://heho.com.tw/archives/329188
3.
https://qjyyy.com/contents/110/8985.html
4.
http://www.qjyyy.com/contents/110/8985.html
5.
http://ruigeng.net/newsdetail_3072536.html
6.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RTL003007238
7.
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46952
8.
https://www.yy8080120.com/70400/content_2156566.html
9.
https://www.tiexi.gov.cn/zt/rdzt/wsjk/202404/t20240423_4634660.html

“胆结石”是吃出来的!医师指出,造成胆结石的成因有很多,和“种 族、性别(女性较高)、怀孕、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病患者、肠道手术后及缺乏运动”有关,但最主要成因是“饮食习惯”,若想要避免胆结 石,一定要避免“高卡路里、高油”的食物,三餐也要定时定量。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一般外科主任黄郁创指出,近期各式腹痛肠胃疾病问题不断在门急诊出现,胆结石和胆囊炎是一个大宗,综合最大问题就是“饮食习惯”造成。

黄郁创解释,胆囊位于右上腹,肝 脏下方,肝脏制造胆汁经由胆管至肠道帮助脂肪消化,而胆囊位在胆管旁可储存胆汁,就如同位在长江旁的洞庭湖一样,可调节长江水量(雨季吸水储 存,旱季则出水),如果饮食特别喜欢“高脂肪类”食物,胆囊就必须不断储存、收缩,这会造成胆汁被浓缩而过饱和,就会形成胆砂、胆石。

黄郁创也特别提到,另一种不良饮食习惯,就台语俗称为“大小顿”,很多人都会因为某餐要吃大餐,所以会先空腹很久,但这样反而会 造成胆汁浓缩而过饱和,形成胆砂、胆石,所以要避免胆结石,一定要避免高卡路里、高油的食物,还要三餐定时定量。

而在治疗上,黄郁创说,胆结石患者若无胆囊炎症状,不一定要治疗,定期追踪即可,若有胆囊炎症状(如上腹痛、恶心、黄疸、发烧、畏寒),就需积极治疗,合用抗生素及手术,手术主要分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和传统胆囊切除手术。

百万人直播主丢丢妹(李明珊)日前因胆结石合并胆管发炎,手术切除胆囊,她在社群表示:“我没胆了。”根据统计,全台有200万人跟丢丢妹一样有胆结石问题,有些人需要住院接受治疗,严重者甚至需要手术切除胆囊。胆结石一定要开刀吗?哪些人是高危群?如何预防?

胆结石看似小病小痛,事实上它是住院比例最高的疾病。据欧美国家统计,每年住院病人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就医治疗。基隆长庚医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钱政弘表示,胆结石是肠胃肝胆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很多人做检查才意外发现自己有胆结石,在台湾每年有20万人胆结石住院治疗。

哪些人容易出现胆结石?

钱政弘强调,除了年纪大和女性这两个危险因子之外,大多数的造成胆结石的原因与生活习惯及错误的饮食所致。尤其喜欢吃高油脂、炸物等食物或是缺乏运动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胆结石。

高油脂饮食

胆结石分为色素结石及胆固醇结石,20%的结石为色素结石,与先天血液代谢异常有关,例如先天性地中海贫血的人,胆囊容易出现结石。近80%的胆结石是胆固醇结石,主要的成分是“胆固醇”,饮食中摄取过多的油和脂肪,会造成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形成结石。

缺乏运动、活动量少

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缺少活动也容易出现胆结石,有研究发现每天坐 着超过5小时,就会增加结石发生的机率。钱政弘指出,缺乏活动会使得肠胃蠕动变差,胆囊也会跟着不收缩。另外运动 会增加高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是胆酸的前驱物,胆酸合成增加可以减少胆固醇结石形成。

三餐不定时

长时间禁食(没吃东西,两餐隔太久),没有食物进入胃和十二指肠,无法启 动“胆囊收缩素”分泌,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酸会促使小肠分泌胆囊收缩素,通知胆囊排出胆汁,才能消化食物。太久没有吃东西,胆汁淤积在胆囊内,容易形成结石。

肥胖

肥胖的人胆固醇合成的量较多,分泌至胆汁中的量也多。特别 是肥胖的女性,得到胆结石的机率可以高达7倍,而且比较容易出现并发症。

血脂肪异常

多数的研究发现,血脂肪异常跟胆结石有关,例如三酸甘油酯过高,高密度胆固醇过低,非高密度胆固醇过高。不过,临床上还是会看到有些人血脂肪都正常,但仍然有胆结石。

胆结石有哪些症状?

胆结石一定会出现症状吗?钱政弘临床观察发现,20%的人会出现不舒服症状,80%的人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他分享临床案例,一位80几岁的阿公,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意外发现有胆结石,但阿公从未出现过任何不适及疼痛等症 状。胆囊出现结石,通常会出现以下3症状:

上腹部痛:吃完大餐后,上腹部会出现疼痛,疼痛部位接近胃部,因此常被误以为是胃痛。

肩膀痛、背痛:因为神经分布的关系,有些人疼痛会出现在肩膀及后背。背部的疼痛是一种由前面穿透到后背的痛。

皮肤变黄、小便颜色变深:如果结石掉到胆管会 造成阻塞,导致胆汁无法排出,引起黄疸、皮肤变黄、小便颜色变深。很多人看到尿液颜色变深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胆管阻塞。

胆结石一定要开刀吗?

临床上很多病人问:“医师胆结石一定要开刀?不能透过饮食改善吗?”钱政弘说,有些“结石”确实可经由调整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处理,但若出现以下3种情况,建议手术切除。

结石过大且硬:根据临床统计,胆结石的复发率非常高,一年有高 达40%的复发率。若已经引起胆管发炎、胰脏发炎、肝脏发炎,建议切除胆囊,以免脏器长期处于发炎状态产生癌变。有研究发现,结石如果掉到胆管会 引起胆管发炎、胰脏发炎,有可能造成胆管或是胰脏癌。

结石3公分以上:如果胆囊内结石太多、结石3公分以上,国外研究发现,结石太大容易致癌。

陶瓷胆:胆壁都是结石附着在表面,乍看会像陶瓷花瓶一般,这也会增加胆囊癌的风险。

5招防胆结石找上门

胆结石虽然是小疾病,但一旦被找上门相当麻烦。钱政弘建议民众平日采取以下饮食法,预防胆结石。

高纤食物:可以减少油脂吸收,肠胃蠕动比较好,有助胆囊收缩完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维他命C:部分的胆固醇会转化成胆盐,胆固醇和胆盐的比例,会影响胆汁的组成;胆盐的比例比较少,胆汁就比较容易结晶,造成胆结石。维生 素C可以改变胆汁浓度,延长胆汁在胆囊中浓缩成胆结石的时间,建议可多吃芭乐、喝柠檬汁。

Omoga-3:多补充鱼肉及橄榄油,可以帮 助结 石溶解。

咖啡:流行病学研究,每天喝一杯咖啡,胆结石减少17%,喝6杯以上减少25%。

杏仁:有研究发现可以减少胆结石。钱政弘说,这里指的杏仁不是杏仁果而是杏仁茶或是杏桃。此外多吃大蒜、紫洋葱、黑胡椒、姜黄素及荞麦,也可以减少胆结石的形成。

成年肥胖或者是长期摄入高脂肪的人群容易引发胆石症,患者发病与个人生活习惯存在密切关联,也受遗传因素等影响,发病后右上腹部有剧烈的疼痛感,身体伴随出现高热,此时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对症治疗,同时配合进行饮食调整。

胆结石家庭护理的方法有哪些?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今天,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的主管护师哈赛丽将向大家介绍胆石症病症的家庭护理和饮食方法。

什么是胆结石

人的胆囊组织主要负责储存肝脏分泌的胆汁,在正常进食状态下,胆囊会释放胆汁,胆汁参与到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中。如果受多因素影响,导致胆囊出现不同成分的结石组织,此时称之为胆结石。根据临床治疗来看,患者形成胆结石主要是日常饮食中脂肪摄入过多,导致肝脏分泌过多的胆固醇,胆汁酸不能溶解。身体内存在过多的胆固醇物质,最终凝结成结晶,人体内超过80%的胆结石是这样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钙元素与胆红素结合形成胆结石。

居家护理方法

1.节制饮食:患者日常要适当饮食,避免饮食过量,尽可能减少摄入引起身体疼痛或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的食物。

注意预防:如果日常出现类似胆绞痛的严重疼痛问题,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通过血液采样检测获得检测结果,明确身体症状。

2.立即卧床休息:如果身体出现明显的胆绞痛症状,此时需要由家属辅助立即上床休息,必要情况下服用合适的镇痛药物,但是此时不能吃任何东西,可以少量饮水。

胆石症患者急性发作期,要严格禁止饮食,不能摄入水,同时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及时使用消炎利胆片等药物对症治疗,帮助缓解症状。在患者疼痛逐渐缓解,根据身体状态,可以摄入一些流质食品,比如喝少量米汤,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最终达到正常饮食。

3.注意休息:患有胆石症的患者,日常要注意个人身体保养,每天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患者手术后三个月不能提重物,不能进行繁忙的工作。

日常注意事项

胆石症患者日常要注意多喝一些温热的开水,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此增加尿量,辅助体内结石排出体外。而且需要注意个人心情的调节,要保持心情舒畅,如果心理压力过大,要学会合理宣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

1.手术的选择: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绞痛问题,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x光照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胆结石,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症治疗方法。通常情况下,严重的胆结石会导致胆管滑动,堵塞管道引发绞痛。如果有明显症状时,须采取专业手段析出结石,临床主要是给患者进行手术切除。但是,部分胆结石也可以进行粉碎处理。

2.减肥:人体过于肥胖时,胆结石病症引发概率增加。特别是超过40岁的女性存在超重问题在生育后很容易引发胆囊疾病。

3.多运动:运动的好处不言而喻,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我们都知道运动会给身体带来诸多好处,增强人体代谢,激活人体细胞,胆结石患者也需要在身体可行状态下多运动,增强体质、增加信心。

4.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胆石症患者不能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由于病症影响,在患者服药后可能会使血小板聚集,会增加胆囊出血的概率。

5.加强心理护理:很多胆石症患者在患病后病程非常长,长期治疗不能痊愈,随着病情的发展,心理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个人心理障碍影响疾病治疗,不利于恢复。因此需要结合患者心理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多给予患者关心和爱护,必要情况下由心理咨询师进行疏导治疗。

6.病情监测:如果胆石症患者日常症状并不明显,需要按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了解结石状态。患者胆绞痛急性发作过程中应该立即到医院就医,否则容易引起胆源性胰腺炎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感染产生休克,面临生命风险。

7.定期复查:患者存在胆石症问题,在病情较为稳定时可选择居家调养,同时严格遵循医嘱,及时到医院进行复诊。根据临床超声诊断结果,明确病症状态,看是否存在复发或者转移。

营养与饮食

1.多吃蔬菜:胆石症患者日常饮食应该每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以适当的喝苹果、梨子的榨汁,达到有效清肝的作用。

2.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但湿疹患者日常饮食中要尽可能少吃动物肝脏,控制蛋黄、蟹黄等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同时尽可能不喝牛奶,因为这些食物中胆固醇元素过多,食用后会使胆汁分泌存在较大负担,摄入过多容易诱发疾病,导致身体不适。

3.日常应避免的食物:胆石症患者要避免摄入动物性脂肪,日常控制肉类、油炸食物、奶油食物的摄入,不能喝汽水饮料,不能吃巧克力等甜品。而且一些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酒类等,都可能导致胆结石病症的发作,日常饮食中应该高度重视,尽量避免。胆结石患者还不能吃较为刺激的调味品,否则容易导致胃液加速分泌,胃液会使人的胆囊受到严重刺激,加大收缩作用,进而增加结石问题的发生。

4.补充纤维:日常饮食中摄入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可以加速人体胆汁中胆固醇的溶解,富含高纤维的食物主要包括全麦类食物、豆类等。日常饮食中也不能完全杜绝脂肪,因为如果人体脂肪太少,也会给胆结石的形成创造条件。

5.清淡饮食:日常生活中根据身体状态调整饮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瘦肉,比如鸡肉,其中包含丰富的优质蛋白,可以补充日常身体所需,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不会给肠胃消化系统造成较大负担,对患者身体康复有积极作用。

6.多喝水:每天定时补充水分,补充大量的水分,可以降低自身血液的黏稠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胆汁分泌。

7.吃南瓜子:可以把南瓜子晾晒后炒熟,每日吃100克以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产生胆结石病症。分析原因主要是南瓜子存在大量的磷元素,人体摄入后有效抑制矿物质的聚集,避免形成胆石。

8.预防结石的良药——姜: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一些生姜或者喝一些姜汤,在做菜时可以适当的添加生姜,发挥生姜的调味品作用,增加菜肴的香味,还可以有效预防胆石症。分析原因主要是生姜内包含较多的生姜粉,这一物质可以对人体胆固醇的吸收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减少结石晶核的形成,降低胆汁中黏蛋白的形成速度,从而有效预防胆结石。

科普专家

哈 赛 丽 肝胆胰外科、主管护师

擅长:从事肝胆胰外科护理工作16年,肝胆胰外科重症疑难病的护理,配合医生完成ERCP术300多例、ICG检查20多例,发表专业论文1篇

科室咨询电话:0874——3336739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