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电子显示产业崛起
咸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电子显示产业崛起
咸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在电子显示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根据《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电子显示产业被列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招商引资,吸引了大量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一产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咸阳市的整体经济实力,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产业布局: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陕西省培育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提出,将以咸阳高新区为核心,构建“一核多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具体目标包括:
- 到2030年,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成熟,聚集产业生态企业100家,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
- 到2035年,形成完整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数量达到200家,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这一规划明确了咸阳高新区在全省新型显示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将重点发展显示面板、基板玻璃、整机制造以及配套材料,打造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核心区。
产业链布局:构建完整产业生态
咸阳高新区围绕电子显示产业的关键环节,积极布局上下游产业链,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
显示面板提升工程
以显示面板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显示性能提升、工艺提升、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持续推进TFT-LCD、AMOLED柔性显示面板、Mini/Micro LED等显示面板研发及产业化步伐。
高世代基板玻璃提升工程
围绕高世代基板玻璃国产化替代需求,推进基板玻璃重大项目建设,研发超高世代基板玻璃制备技术。加速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建设,逐步提升高世代基板玻璃产业规模化、国产化水平。
产业链配套材料提升工程
围绕新型显示产业链配套材料制备关键环节,研发配套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推进供应链关键产品全覆盖。重点提升OLED有机材料等上游关键材料本地化配套能力,推进AMOLED高性能、长寿命有机发光主体材料、客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空穴注入材料、延迟荧光材料以及关键结构性材料研发和产业化。
政策支持: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咸阳市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为电子显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资金支持
- 设立3亿元产业发展基金
- 为小微企业提供人才补贴等优惠政策
- 推动企业享受税收减免、奖励资金、房租补贴等政策红利
创新平台建设
- 建设中国西部AI创新港,打造AI产业发展孵化中心
- 设立图灵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一期已建成160P先进算力
- 与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推进技术研发和应用
人才引进与培养
-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
- 培育专业化成果转化与评估机构
- 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孵化平台
- 打造专业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发展成效:产业链不断完善
咸阳高新区通过链式招商,成功引进多家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产业链不断完善。
- 冠捷科技作为陕西省新型显示链链主企业,发挥“链主企业”优化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作用
- 彩虹股份在基板玻璃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峻凌电子二期项目投资2.5亿元,建设现代化EMS生产线及组测线体
- 福蔻光学软性角膜接触镜项目从签约到建成试产仅用7个月时间
同时,咸阳高新区还注重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工程,为115户规上企业提供个性化转型方案,已有117户企业成功“上云用智”。
应用场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咸阳高新区积极推动智能显示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
- 在工业领域,华泰厨具通过应用AI+质检模型,生产精益水平提升35%
- 在服装制造领域,杜克普通过智慧运营平台实现定制生产,订单交货期由30天缩减到7天
- 在文旅领域,西部AI创新港提供VR全感剧场等沉浸式体验
- 在城市治理方面,数智高新运营服务中心运用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电子监控等先进技术,构建以数据传输网络为纽带,以信息系统为支撑,集语音、视频、计算机网络、图像监控、数字孪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指挥决策中枢。
咸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电子显示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不仅在规模上迅速扩张,更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场景的持续丰富,咸阳高新区有望成为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电子显示产业高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