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保护自身生命安全,我们应该怎么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保护自身生命安全,我们应该怎么做?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14766

在当今社会,保护自身生命安全已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从个人财物管理到矛盾纠纷处理,从婚姻家庭维护到健康社交圈的建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我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通过预防措施来避免命案的发生,并阐述相关法律责任,帮助您树立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和谐平安的生活环境。

为进一步推进平安昆明建设,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请大家认真学习命案防控有关知识,从生活琐事中警惕,从法律后果中警醒,珍惜生命、敬重生命,共同营造和谐平安的生活环境。

命案防控应知内容

  1. 个人钱财不外漏。过于炫耀自己,不但不能为自己带来风光,反而容易招来别人的嫉妒。不轻易在公众场合说出家庭财产情况,不轻易在外面漏出钱包及包里的现金。

  1. 个人信息要保护。要妥善保管、处理好个人隐私信息,不轻易泄露自己的手机号、家庭电话、家庭地址、车牌号、办公室电话等个人信息。

  2. 珍惜现有婚姻家庭。组建家庭后需对婚姻负责,对家庭负责,要珍惜自己的另一半,理性解决、妥善化解夫妻感情纠纷,经营好已有的小家庭,不要尝试婚外情。

  1. 矛盾纠纷多协商。人与人相处,产生矛盾是正常的,处理得当,其实都是些小事;处理不当,点滴小事也可能引发一场血案。面对纠纷,应当理性解决,寻求相关机构帮助,相互协商,妥善化解,避免引发刑事犯罪。

  1. 遇事三思勿冲动。“冲动是魔鬼”,遇到问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与他人产生纠纷时,应寻求公安机关、法院等相关部门帮助,不能出现极端行为。

  2. 钱债之争勿极端。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资金周转遇到困难时,应第一时间向正规金融机构寻求帮助,不要尝试借高利贷或私人贷款。若得不到应有的劳动报酬,拿不到应还的债务,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绝不能因一时不忿,走上极端的道路。

  1. 净化“三圈”好习惯。保持单纯、干净的朋友圈、生活圈、交际圈,不与三观不正之人往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参与“黄赌毒”等违法行为。

  1. “酒中君子”勿贪杯。酒即使甘若醴泉,但倘若纵酒无度,“美酒”也会变成违法犯罪的黑色“推手”,让喝酒之人不知不觉中踏入犯罪的深渊。特别是遇到一些偶发突发的小事,当事人会在酗酒之后情绪激动、失去冷静,因一时之气,最终酿成严重后果。

命案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1.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疾病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而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4. 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强奸罪,致使受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5.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抢劫罪,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