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全国首个三星级近零碳景区的绿色蝶变
鼓浪屿:全国首个三星级近零碳景区的绿色蝶变
鼓浪屿,这座被誉为“海上花园”的小岛,再次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2024年“全国低碳日”当天,生态环境部揭晓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获选名单,鼓浪屿作为福建省唯一上榜案例,成功打造全国首个三星级近零碳景区,为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绿色活力。
“四岛战略”引领绿色转型
鼓浪屿的近零碳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长期的规划和持续的努力逐步实现的。厦门市思明区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鼓浪屿围绕“生态岛、无废岛、电气岛、智慧岛”四大战略,实施了一系列减污降碳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打造“生态岛”方面,鼓浪屿注重延续原有生态环境,推行屋顶绿化、庭院绿化、主干道及主要街道周边墙体绿化等措施,森林植被等绿化比例维持在60%以上,生态碳汇储量达到500吨/年以上。
“无废岛”建设则聚焦于提升环境质量,目前岛上污水处理达标率实现100%,公共场所用水全部使用节水器具,水资源消耗量可节约30%以上。同时,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推行“垃圾不落地”行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率达90%以上。
“电气岛”战略则致力于优化能源结构,鼓浪屿不仅积极建设“光储直柔”一体化零碳建筑、太阳能屋顶光伏公厕、环海道路太阳能照明系统等设施,还推行全电厨房改造。目前,景区电力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已达99.4%,基本杜绝了化石燃料的使用。
智慧管理平台的搭建则为“智慧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绘制碳电地图,增强生态环境治理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推广碳普惠系统,鼓励游客和居民的低碳行为转化为碳积分,进一步促进低碳行动的普及。
绿色成果惠及民生
鼓浪屿的绿色低碳建设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也为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数据显示,鼓浪屿空气优良率常年保持99.7%以上,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全岛实行步行,禁止机动车通行,不仅减少了碳排放,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游览体验。
示范效应助力“双碳”目标
鼓浪屿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景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通过实施一系列减污降碳措施,鼓浪屿不仅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的全面提升,更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鼓浪屿绿色低碳建设成果丰硕。”工作人员介绍,除此次入选生态环境部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外,之前还先后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省级低碳示范社区试点和全国首批“和美海岛”,荣获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和“全国绿色社区”称号,并完成全国首个近零碳世界文化遗产创建,成为厦门市首个三星级近零碳景区。
鼓浪屿的实践证明,通过科学规划和持续努力,完全有可能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这一经验对于全国其他景区和城市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鼓浪屿”涌现出来,共同绘就美丽中国的绿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