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都三大文化地标:宽窄巷子、武侯祠与锦里的文化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都三大文化地标:宽窄巷子、武侯祠与锦里的文化密码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831/c459267-40310136.html
2.
https://m.douban.com/note/86587231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NR2QJO0552CLZN.html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F%AC%E7%AA%84%E5%B7%B7%E5%AD%90/546674
5.
http://www.lvjieplus.com/project/401
6.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407/82566417.html
7.
https://k.sina.cn/article_6448285125_p1805905c500100vsiz.html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1135301283111743760
9.
http://sc.news.cn/20240518/dcb869523250478cbc5ef54aff37e0d2/c.html

成都,一座承载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在成都的众多景点中,宽窄巷子、武侯祠和锦里分别代表了老成都的市井生活、三国文化以及川西民俗文化,成为了解这座城市文化内涵的最佳窗口。

01

宽窄巷子:老成都的市井生活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中心,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的街道组成,占地约108亩。其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当时清朝廷为平定西藏之乱,派三千官兵驻扎成都,并在千年少城基础上修筑满城。宽窄巷子便是满城遗留至今的三条巷子之一,见证了成都近三百年的历史变迁。

宽窄巷子的保护和利用采用了独特的“微循环”保护模式。在保护和建设时期,从整体上考虑文态、形态、业态和生态的布局,在准确把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造实体空间,引入符合宽窄巷子文化定位的商业业态,让其实实在在地和当下的城市生活发生关系,形成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区,形成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宽巷子保留了较多的老建筑,以及掩映其间的老门头、老花窗、翘飞檐、青石路、参天大树等,共同构造了传统闲适的成都生活韵味。窄巷子则融合了西洋风格,这源于1856年法国传教士洪广化在此传教,吸引了一些外国人前来购置房产,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井巷子则打造成了国内唯一的墙体砖文化博物馆,展示了从先秦到明清各个朝代的砖文化。

修复后的宽窄巷子不仅保留了历史风貌,更融入了现代商业元素。这里汇集了星巴克、一针一线、白夜酒吧、可居茶艺等特色商家,每年吸引超过2100万游客前来参观。宽窄巷子的成功改造,展现了成都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成为天府文化“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时代价值和现实表达的集中展现。

02

武侯祠:三国文化的圣地

武侯祠,全称“汉昭烈庙”,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全国三国文化研究者、爱好者心中的文化高地。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至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积淀,其建筑格局严整、开敞,刘备殿、诸葛亮殿、三义庙等主体建筑整齐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营造出祠庙建筑肃穆庄重的氛围。

武侯祠内的文物资源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是被誉为“镇馆之宝”的唐碑,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从立碑开始,唐碑一直屹立在武侯祠内,历经了千年沧桑。此外,祠内还保存着众多碑刻、塑像、匾额等珍贵文物。近年来,武侯祠博物馆在文物资源的保护上亮点频出。2022年,诸葛亮殿墙体中发现15块(方)碑石,进一步丰富、印证了武侯祠的人文历史。

武侯祠不仅是文物收藏和展示的场所,更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创产业、古典园林为一体的三国文化专题博物馆。近年来,武侯祠博物馆推出了众多精品展览和文创产品,如武侯祠立体便签、卷轴冰箱贴、羽扇纶巾杯等,其中以青龙偃月刀为造型的布偶更是成为爆款产品。

武侯祠博物馆馆长、党总支书记蒋建义表示,武侯祠博物馆将全面对标国际一流博物馆,努力建成集三国文化收藏、研究、保护、展示、传播、交流、体验与产业发展为一体的高水平、现代化博物馆,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03

锦里:川西民俗文化的缩影

锦里古街,又称锦官城,是成都古代商业中心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名称源于三国蜀汉时期成都的别称“锦城”,当时的锦里位于成都南门外夷里桥一带,即锦江南岸,该区既是织锦生产区,又是锦工聚居地,被誉为“西蜀第一街”。如今的锦里,虽然不是原址,但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依然熠熠生辉。

锦里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街道布局井然有序,保留了古代街道布局、四合院、粉墙黛瓦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商业元素,成为游客体验成都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

锦里不仅是购物和休闲的天堂,更是体验川西民俗文化的绝佳去处。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四川小吃,欣赏川剧变脸等传统艺术表演,还可以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感受成都的慢生活节奏。夜晚的锦里灯火迷人,挂满同心锁的吊楼、街边小摊的糖人、酒吧里摇曳的烛光,构成了一幅充满市井生活气息的画卷。

锦里是成都的城市名片,“拜武侯• 泡锦里”更是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并先后获得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四川省特色商业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旅游频道推荐的21个全球最美街区之一等称号。

宽窄巷子、武侯祠和锦里,分别代表了老成都的市井生活、三国文化以及川西民俗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成都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共生,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交相辉映,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成都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