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守护海洋精灵:2024年海豚保护行动亮点纷呈
多方联动守护海洋精灵:2024年海豚保护行动亮点纷呈
2024年,我国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持续发力,多个重要项目和活动相继展开,为海豚等海洋生物打造更加安全的生存环境。
大桥建设中的“温柔守护”
在厦门,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厦金大桥(厦门段)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座全长约19.6千米的大桥,不仅连接着两岸的交通,更凝聚着建设者们对海洋生态的深深关切。
中华白海豚,这种被誉为“海中大熊猫”的珍稀物种,是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成员。为保护这些海洋精灵,项目团队制定了一系列科学严谨的保护方案。
在疏浚作业中,项目部创新性地设置了双层防污帘,形成S形海上屏障,有效防止施工产生的悬浮物扩散至保护区。针对超过3000万立方米的海底疏浚物,项目团队精心规划运输路线和处理方式,所有疏浚物均被安全运往指定倾倒区,全程严格监控,确保不污染海洋环境。
噪声控制是另一个重要环节。项目团队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水下噪音监测,并根据白海豚的活动情况采取温和驱赶措施。在桩基施工时,打桩船采用“软启动”方式,降低水下噪声对白海豚的影响。
全民参与的保护热潮
2024年4月29日,以“守护海洋精灵、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在珠海启动。此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中华白海豚保护联合机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全国70多家单位参与其中。
活动期间,主办方组织了“中国海油杯”中华白海豚科普创意设计优秀作品展、中华白海豚多媒体科普展、“最美栖息地”守护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油杯”为豚奔跑——公益跑活动,以创新方式吸引公众参与,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政策引领下的持续保护
2024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全面展示了我国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的成就和未来规划。白皮书强调,我国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各地积极行动。农业农村部早在1989年就将中华白海豚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17年发布实施《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并指导成立了中华白海豚保护联合机制。通过持续努力,目前我国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稳定在5000头左右,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从重大工程建设中的精细防护,到全民参与的科普活动,再到国家层面的政策引领,我国的海豚保护工作正在全方位推进。这些努力不仅守护着海洋生态的平衡,更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