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记》:一本唤醒家族记忆的书
《寻根记》:一本唤醒家族记忆的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来处,了解来处,才知去向。”这是四川作家樊雄在其新作《寻根记》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本分为《家世:祖辈父辈》《年轮:童年青年》和《故乡:故人故事》三卷的长篇随笔集,不仅是一次家族历史的梳理,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探寻。
樊雄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家族画卷。从祖辈父辈的艰辛创业,到个人的成长历程,再到故乡的风土人情,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浓浓的乡愁和对家族的深情。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质朴真实的叙述,仿佛是一位老友在冬日的暖阳下,缓缓诉说着家族的故事。
《寻根记》的出版,恰逢其时。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往往忙于奔波,很容易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而寻根认亲,恰恰是找回自我、重拾家族记忆的重要途径。
寻根的意义,远不止于找到一个具体的地址或见到几位长辈。它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理解家族文化的传承。正如书中所言:“种德以遗后人”,真正的根,不在于血脉的延续,而在于精神的传承。
在广东梅州,作为华侨之乡,每年都会迎来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人寻根谒祖。他们中有的只有十来岁,有的已届耄耋之年,但无一例外都怀揣着一颗寻根的心。据统计,梅州旅外华侨华人达500多万,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海外游子通过寻根之旅,不仅找到了血脉相连的亲人,更找到了文化的归属感。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科技为寻根插上了科技翅膀。例如,泉州市侨联推出的“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融合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让寻根变得更加便捷。而广东江门的“侨都根源”小程序,收录了300多册家谱族谱,让侨胞足不出户就能查询相关信息。
《寻根记》的出版,无疑为这场寻根热潮添了一把火。它不仅是一本家族史,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在这个物质丰裕但精神容易迷失的时代,樊雄用他的文字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来时的路,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正如一位读者在豆瓣上所说:“《寻根记》它如潺潺流水,激荡我心。书中深刻诠释了家族的纽带与温暖,让我重新审视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份情感。”这或许正是《寻根记》最动人的地方——它让我们明白,无论走得多远,根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