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寻访葭沚老街:水乡诗意与人文魅力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寻访葭沚老街:水乡诗意与人文魅力的完美融合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0A02ZFG00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总会让人印象深刻。台州府城的绰约风姿和人文风情,特别是城市里的古镇老街,既有原始风格的历史传承,也有独特特色的修复再现,各得其韵、各有其美。

台州椒江有条葭沚老街,名字的由来取自《诗经》中的《蒹葭》(“葭”指水边初生的芦苇;“沚”为水中的小块陆地)。老街自古河网纵横密集,池塘星罗棋布,水就是它的灵魂,透过“葭沚”二字即可心领意会。


由南径入老街,可以看到一个以人工水系重现江南特色的生态水景观,雅称“水上葭沚”。水系葭沚泾贯穿老街南北,这里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路,根源都在“水”,老街发达的渔业和港埠,均源于它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

拐过泉石环绕、暗香浮动的水景观,老街南广场的地标建筑文昌阁赫然入目。南面匾额题有“海洲文枢”四字,从文昌阁正面走过,转身可见“天开文运”和“四海升平”两块匾额。四方平台式砖墙,顶部为十字攒尖顶,沉稳大气,古韵十足。

以文昌阁为视觉中心点向外延伸,建筑屋顶的飞檐翘角蛎灰堆塑,屋角设有风铃,似凤凰展翅,使得整体景观更显精致灵动。作为葭沚地区崇文尚学的标志物,文昌阁依然保留着历史文脉的厚重感,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台州文化亘古不变的风采。

信步向前右转,分别书有“葭沚”和“千年古渡”几个大字的老街牌坊傲然矗立,与文昌阁相映成趣,共同见证着老街的兴盛与繁华。


据介绍,当地人习惯将老街的前世今生作对比。记忆中的葭沚老街应该是这样的,水上,一艘乌篷船默默地静止着;岸边,芦苇摇曳;空中,临风桥横跨两边。沿着水系,环水而行,一直漫步至最北端,即可到达台州第一个党性纪念馆,深藏在老街的丁氏旧宅和卖鸡巷陈宅之中。

葭沚老街形成于清末民初,属于闽北的建筑风格。台州的古民居,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南派以五凤楼风格为代表,北派以硬山顶为代表。南广场新建的大隐书局、浦江荟等建筑风格就属于五凤楼。

踏过青石板,一字形沿街的商铺、三合院、四合院等建筑形态映入眼帘。入街后看古建筑,首看周家里,老砖瓦、老屋檐、老门墩……作为老街风韵的代表建筑,沉浸在周家里,精巧的灰雕、屋脊、飞檐、山墙、台门,皆是韵味;穿梭在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中,每条胡同、每处转角、每幢院落,皆是风景。


都说,“葭沚老街,白天看得是风景;夜晚赏得是风情”,此话颇有意思,也很值得玩味。

“葭沚华灯起,何必梦长安”。夜晚中的老街,升腾着浓烈的烟火气。看到的是另一番模样。和日景不同,灯影婆娑、光影流动,确实有股风情万种的意蕴。

街区内的庭院灯、草坪灯、各色灯笼,巧妙融入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使其白天黑夜都能与老街相互融合。

正巧碰上了“锦绣文昌”的演绎活动,以文昌阁为主体,以鸥鹭为引,以光影为媒,串起了根根台海脉络。古典与现代、人文与风物,在此交织汇聚,情景交融的观演体验,兼具艺术感染力和文化震撼力的场景表达,让每个人都可以探寻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台州记忆。

水中葭沚被幻化成一个夜间舞台,演绎着“在水一方”的故事场景,四周星月静谧,墙上影影绰绰,光影交织之处,日升月落间,再现葭沚的四季风光。

过去的葭沚老街,是一场旧梦,走过清末的繁盛,在近代开始沉寂。这里有商贾巨富东黄西陶家族的变迁,也有将军第、大夫第遗存的烙印,曾见证着台州几千余年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椒江人的历史情感和文化记忆。未来的葭沚老街,新的城市地标正待焕发容颜,成为台州人文集萃和形象品牌之地。但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老街上的葭沚人,在老街肌理之上,仍然独守着一份恬淡和宁静。

走过蒹葭苍苍,历经世事沧桑,对于生长在苏北平原的人来说,“葭沚”正如可遇不可求的“伊人”,早已被幻化成一首回味绵长的诗与远方,为其奔赴山海,终将不负热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