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染发剂里的隐形杀手:对苯二胺和过氧化氢
揭秘染发剂里的隐形杀手:对苯二胺和过氧化氢
65岁的胡女士因头皮上的“胎记”在多次染发后发生癌变,被确诊为基底细胞癌。这一案例引发了人们对染发剂安全性的广泛关注。染发剂中的化学成分究竟有哪些潜在危害?我们又该如何安全染发呢?
染发剂中的隐形杀手:对苯二胺和过氧化氢
染发剂中最常见的两种有害成分是对苯二胺和过氧化氢。对苯二胺(PPD)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8N2,因其良好的着色能力和稳定性而被广泛使用。它能够与氧发生反应,生成新的颜色。例如,它与3%浓度的双氧水反应时会呈现黑色;而与5%浓度的三氯化铁反应则会呈现棕色。此外,对苯二胺对毛发中的角蛋白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这使得它在氧化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固定颜色,从而使得染发效果更为持久。
然而,对苯二胺对人体健康存在多种不利影响。皮肤接触后可能出现红肿、瘙痒、水疱、丘疹等过敏反应,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和过敏性休克,这些都可能危及生命。长期或频繁使用含有对苯二胺的染发产品,还可能提高患皮肤癌、膀胱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风险。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2017年的报告,对苯二胺已被列为三类致癌物。
过氧化氢则主要起到漂白作用,它会破坏头发中的黑色素,使头发失去原有的颜色。这个过程会损伤头发的角蛋白结构,导致头发干枯、断裂。如果想要染浅色头发(如蓝、粉色等),还得增加一个“漂色”的步骤,先将头发颜色变浅,才能更好地显色,然而这种对发质损害更大,会加速头发断裂枯燥。
如何安全使用染发剂?
虽然染发剂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但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风险。
选择正规品牌:选择染发剂时一定要选信誉良好的品牌。这些大品牌通常有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标准,能确保产品中不含高浓度的致敏或致癌成分。
注意使用频率:建议染发间隔时间保持在6至8周,给头发和头皮足够的修复时间。同时,避免同时进行染发和烫发,因为这两种处理都会损伤头发。
做好防护措施:染发前,取少量染发剂涂在耳后或者手腕内侧的皮肤上,等待24小时,看看是否有红肿、发痒等过敏症状。别觉得这是小题大做,过敏反应可是很难受的,严重的还会带来健康风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那些有特定遗传倾向或激素受体阴性癌症的人来说,使用染发剂可能需要更加谨慎。研究表明,使用永久染发剂的女性中,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阴性、激素受体阴性)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略有增加。
更安全的选择:植物染发剂
与化学染发剂相比,植物染发剂是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植物染发剂是指利用植物来源的天然色素改变头发颜色的染发产品。植物染发剂不含化学合成的苯胺染料和过氧化氢等破坏头发角质结构的强氧化剂,因此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也不易损伤毛发,对中老年人和敏感肌人群比较友好。此外,植物染发剂的天然色素取自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大自然环境中可降解,且毒性物质含量低,对自然环境友好,也符合化妆品行业日益重视环保的发展趋势。另外,许多植物色素成分不仅有染发功效,还可起到抗氧化、抗静电、修复等作用,实现染护合一。
目前,常见的染发植物色素可分为六个色系,每个色系都有各自的代表植物:有以五倍子植物为代表的黑色系,以海娜花为代表的红色系,以核桃青皮为代表的棕色系,以姜黄为代表的黄色系,以紫草为代表的紫色系,以及以菘蓝为代表的蓝色系。这些不同色系的不同搭配还可以组成多种多样的颜色效果。这些植物色素在配方表上的标注可以是某种植物的提取物,如五倍子提取物、姜黄提取物等,也可以是植物提取物的某个具体成分,如五倍子中的棓酸。
需特别提醒的是,植物色素通常需要与金属盐类(如硫酸亚铁、青矾、明矾等)媒染剂配合使用。但过量使用金属盐类可能会对毛发造成损伤,并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潜在风险。因此,在植物染发剂的研发过程中,一方面要控制媒染金属盐类的种类和用量,另一方面也需要研发新型的生物媒染剂来取代金属媒染剂。
初次染发者要在耳后或者手背涂抹植物染发剂,测试皮肤是否对植物染发剂过敏。如果染发者头发没有做过漂白处理,在使用植物染发剂前需要用软化剂软化头发。染发方式有先染后媒、先媒后染、同浴媒染等,染发时消费者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标注的染发方法进行操作。染发前需彻底洗净头发,确保没有护发油、护发素残留,否则会影响染发效果。如果使用加热帽,一定要确保加热的温度和时间符合染发要求,以达到最佳染发效果。头发较长或发质较硬者,可适当延长加热软化的时间。
理性看待染发
根据2020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BMJ)的一项研究,使用永久性染发剂与大多数癌症风险和癌症相关死亡率并没有直接关联。这项研究对12万名30-55岁的女性进行了36年的随访调查,发现使用永久染发剂的人与不使用的人相比,患癌症的风险并没有显著增加。不过,这项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研究对象仅局限于美国白人女性,其他不同种族、性别人群的差异还有待探究。
虽然使用染发剂与癌症之间并未有明确的直接关联,但长期频繁使用仍然可能会造成一些健康问题。为了保护头发和自身健康,建议降低染发频率。美丽值得追求,但健康也不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