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千年文脉如何传承?
阆中古城:千年文脉如何传承?
在四川盆地的北部,嘉陵江畔,一座承载着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里就是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城”的阆中古城,作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它不仅见证了巴蜀文化的兴衰,更以其独特的建筑布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制度护航:千年古城的文化守护
面对岁月的侵蚀和现代化的冲击,如何保护好这座千年古城,让其文化得以延续,成为摆在阆中人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阆中市通过制度先行,织密保护网络,为古城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24年7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阆中古城古建筑保护问题,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迅速回应,表示将持续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这背后,是阆中市不断完善古城保护制度体系的缩影。
阆中修订完善了《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将保护区范围由1.78平方公里扩展到23.17平方公里,并按照保护层次和功能定位,划分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对保持古城风貌、延续城市文脉形成刚性制度约束。
同时,阆中设立了古城保护专门行政机构,组建阆中古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古建修复、非遗传承等把脉问诊,构建起政府部门“依法保护”和专家学者“智库服务”双向发力的保护工作机制。
文旅融合:让文化“活”起来
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而传承则需要不断创新。近年来,阆中古城在文旅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每年春节期间,阆中古城都会举办盛大的春节文化系列活动。2025年,以“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为主题的大年春节文化系列活动于1月7日正式启幕,将持续到2月13日。活动分为“迎春来、踏春去、抱春归”三大系列主题,包括舞龙舞狮展演、“阆苑传奇”沉浸式演艺、迎春乡音大拜年、迎春灯会大乐园、2025新春联欢会、杂技嘉年华、春节八天乐、春节大庙会、春节文艺展演、春节民俗社会实践、齐聚古城过大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六游百病暨闭幕式等13项子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打造的《阆苑传奇》项目,以阆中古城为背景、特色多元文化为灵魂、民间神奇故事为线索的多空间沉浸式演艺,也将在春节期间上演。这种创新的文旅融合模式,不仅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古城文化,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挑战与机遇:古城发展的新阶段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阆中古城在文化传承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古城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不便,可进入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此外,夜游产品缺乏,夜景不突出,也制约了古城的吸引力。
面对这些挑战,阆中古城正在积极谋求新的发展。根据川东北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阆中古城机场已纳入规划建设,这将极大提升古城的交通便利性。同时,阆中还将打造汽车汽配产业集群,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供给基地,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发展。
此外,阆中古城还计划建设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提升游客中心功能,完善景区标识系统,改造游憩设施,整治古城风貌,提升绿化景观,打造滨水景观,优化景观小品,以全面提升景区品质。
结语:千年古城的未来
阆中古城的文化传承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探索之路。从制度建设到文旅融合,从保护修复到创新发展,阆中古城正在努力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座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古城,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