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训练:腰肌劳损的科学治疗方案
中医康复训练:腰肌劳损的科学治疗方案
腰肌劳损是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据统计,70%的成年人都曾患有腰肌劳损,且以30岁至50岁的人群为主。中医康复训练作为治疗腰肌劳损的重要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急性期与缓解期的中医康复训练
腰肌劳损的中医康复训练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两个阶段。在急性期,主要采用针灸治疗。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止痛、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医学角度认为,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的委中穴、夹脊穴、肾俞穴等穴位,使肌肉松解,帮助受痉挛的肌肉恢复,从而减轻疼痛的症状。
在缓解期,需要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等。这些方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恢复。同时,患者还应该进行适度的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保持椎间盘的稳定性。
具体康复训练动作
- 仰卧抬起骨盆
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正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 抱膝触胸
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一上一下为一个动作,连续做20-30个。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 侧卧位抬腿
侧卧位上侧腿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在进行动作时,上侧腿不需要快速地上抬,而是慢慢地外展回到原本位置。
- 俯卧位两点支撑
俯卧位双膝双手支撑,同时伸直左上肢及右下肢保持5秒,重复10次后,换另一侧。训练时背部紧张,保持固定,手、脚不要晃动。
- 直腿抬高
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 压腿
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双侧交替进行。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绷紧,另一下肢伸直,双侧交替进行。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觉有点“张力”或“酸”,但绝对不能到“痛”的程度。
- 膝仰卧起坐
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此动作需一直保持膝盖与地面(或床)成90-120度。
- “双桥”练习
仰卧,双腿屈曲,双脚平放床上,腰部用力使身体离开床面。尽量弓起身体,保持平衡。保持30秒为1次。10次/组,2-3组/日。
中医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训练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适度的强度,避免过度使用已疲劳的肌肉。
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腰肌劳损:
-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 适度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 注意腰部保暖
中医康复训练作为治疗腰肌劳损的重要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腰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同时,患者还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预防腰肌劳损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