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牛津&华大联手揭秘大脑皮质新区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牛津&华大联手揭秘大脑皮质新区域

引用
中国科学院
6
来源
1.
https://www.cas.cn/cm/202409/t20240928_5034219.s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8A0734L00
3.
https://www.bnscience.com/papers/TUS20240417.html
4.
https://www.bsbii.cn/website/66/content/2024/1727414900780.html
5.
https://www.alzcn.com/CN/10.3969/j.issn.2096-5516.2024.02.010
6.
https://www.stomics.tech/col64/1109

近期,来自牛津大学和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两项突破性研究,为人类理解大脑皮质这一复杂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

01

牛津大学:发现大脑社交决策新机制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的研究团队在《Neuron》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大脑回路——前额极-颞叶回路,这一回路在社交信息处理和决策制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研究团队通过经颅超声刺激(TUS)技术,对猕猴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发现,当干扰背内侧前额极皮质(dmFPC)的活动时,猕猴在社交信息可靠时无法被引导,而在社交信息不可靠时更有可能使用它。相比之下,对中上颞沟(mSTS)的干扰则会统一降低社会信息对行为的影响。

这一发现揭示了大脑在处理社交信息时的复杂机制。dmFPC不仅追踪社交信息的可靠性,还能根据信息的可信度来调节其对行为的影响。这种灵活的调节机制,对于理解人类在社交环境中的决策过程具有重要启示。

02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绘制猕猴大脑皮层图谱

在另一项重大研究中,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在《Science》杂志上发布了首个猕猴大脑皮层多组学细胞图谱。这一突破性成果为理解大脑皮质的精细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

研究团队采用了华大自主研发的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技术,该技术能够以约500纳米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全小脑覆盖的超大可视面积来绘制小脑皮层单细胞空间分布图谱。通过对比分析小鼠、狨猴和猕猴的小脑皮层,研究人员揭示了三个物种中保守的浦肯野细胞、颗粒细胞和分子层中间神经元等细胞类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了灵长类特有的浦肯野细胞亚型,其特征是GRID2基因的差异表达。这种特异性的细胞亚型可能与灵长类动物更复杂的学习和记忆功能相关。

此外,研究团队还创新性地将宏观的磁共振成像与微观的单细胞空间分布图谱相结合,发现了基因表达与小脑内功能连接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理解大脑皮质的结构功能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03

未来展望

这两项研究分别从功能和结构两个层面揭示了大脑皮质的奥秘。牛津大学的研究深化了我们对大脑社交决策机制的理解,而华大的研究则为解析大脑皮质的精细结构提供了新的工具。

这些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大脑皮质的认知,也为未来研究神经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理解大脑皮质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们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改善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