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娟:用35年护理生涯诠释南丁格尔精神
刘小娟:用35年护理生涯诠释南丁格尔精神
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科原科护士长刘小娟荣获第49届南丁格尔奖章,这是国际护理界的最高荣誉。这份沉甸甸的奖项,不仅是对刘小娟个人35年护理生涯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巨大认可。
35年如一日的护理坚守
刘小娟,1966年5月出生,1987年从护校毕业后,就一直坚守在临床护理和护理教学岗位上。35年来,她始终秉持着“人道、博爱、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
在临床工作中,刘小娟大胆提出“医护团队照护”理念,倡导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护士,更是一位出色的护理教育者。她将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护士,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护理人才。
两次逆行的勇气与担当
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刘小娟总是挺身而出。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时,她主动请缨,冲在抗疫一线。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已经53岁的她再次逆行出征,随北京医疗队驰援武汉。
在武汉的65天里,她所在的团队共收治患者125人,其中危重症患者占80%。她带头进入隔离病房,与年轻护士一起值班倒班。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她带头清洁身体、更换被单,还主动从驻地带水果、零食给患者,安抚他们的情绪。
退休不褪色的志愿服务
2021年6月退休后,刘小娟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她从北京朝阳医院第30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司堃范手中接过志愿护理服务的“爱心接力棒”,带领医院志愿者为社区独居老人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
作为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秘书长,她积极推动志愿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建设,协助撰写《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工作手册》,为全国的护理志愿者提供指导。她还经常参加北京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各项志愿活动,为受灾地区捐款。
南丁格尔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为纪念现代护理学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该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表彰在护理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护士。评选标准包括长期从事护理工作、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和高超的护理专业水平等。
刘小娟的事迹完美诠释了南丁格尔精神。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护理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和担当。她用自己的爱心和专业,为患者带去温暖和希望,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刘小娟曾说:“这份荣誉离不开党和国家对护理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我要随时听从党的召唤,继续发挥余热,用一生践行参加工作之初授帽时的誓言,踏着南丁格尔的足迹,为护理事业奉献终身。”这正是她35年护理生涯的真实写照,也是她获得南丁格尔奖章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