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萍滑雪事故后的安全提醒:这些防护知识你必须知道!
周雅萍滑雪事故后的安全提醒:这些防护知识你必须知道!
2023年11月7日,国内知名双板滑雪教练周雅萍在新疆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发生意外,因避让拍摄雪友滑出雪道撞上岩石,经抢救无效去世。这起事故不仅令人痛心,也再次敲响了滑雪安全的警钟。作为一项高危运动,滑雪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装备准备、安全意识、技巧要点等多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滑雪安全防护知识。
安全装备:滑雪的第一道防线
正确的装备是滑雪安全的基础。从头到脚,每一件装备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头部装备
- 滑雪镜:防止雪盲症,特别是在阳光强烈的高山滑雪场,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不容忽视。
- 头盔:保护头部免受意外撞击,是滑雪时的必备安全装备。
- 护脸装备:在寒冷天气中保持面部温暖,避免冻伤。
上身和手部装备
- 速干上衣: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功能,始终保持身体干爽。
- 防水防风的雪服:保证滑雪者在雪地里不因湿身而导致失温。
- 滑雪手套:需要选用防水保暖材料,同时具备较好的灵活性。在严寒条件下,添加手套内胆进一步提升手部的保暖效果。
下身装备
- 速干裤和雪裤:与上装相似,也需要具备防水防风以及保暖的功能。
- 滑雪护膝和护臀:滑雪时下身容易受到冲击,特别是膝盖和臀部,这些护具可以有效保护容易受伤的部位。
- 长筒滑雪袜:不仅保暖,也能减少滑雪鞋与皮肤的摩擦,避免磨破脚。
足部装备
- 滑雪鞋:要求尺码合适,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舒适度,这样在滑行中才能更好地掌握平衡。
- 滑雪板和固定器:这是滑雪最核心的装备,建议新手尽量租用装备。这样,不但能避免购买不适合自己技术水平的雪板,降低成本,也能在滑雪场获得专业人员的指导,确保装备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除了上述装备,还有一些小物品和日常用品也不可忽视。例如,防晒霜在雪地里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雪面对阳光的反射会增强紫外线的强度。唇膏则预防嘴唇干裂。此外,带上一些肌肉酸痛贴、跌打损伤喷雾等急救用品,可以在滑雪后的恢复过程中提供帮助。
滑雪前的准备工作
天气情况
雪场天气千变万化,去滑雪一定要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不要在大风、雨雪、低能见度等天气滑雪。要根据温度情况,做好充分的保暖措施。
熟悉雪场环境
熟悉滑雪所在雪场的具体区域布局,避免意外发生时手忙脚乱。特别要注意雪场的警示标志,遵守雪场规则。
热身运动
充分的热身能提高肌肉的反应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概率。建议重点活动腿部和腰部,因为这些部位在滑雪中使用最多。
滑雪过程中的安全规则
控制滑行速度
控制滑行速度是避免碰撞和摔伤的基本要求,滑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速滑行和跳跃。特别是在中级道,这里是受伤人数最多的区域,占40%。原因可能是很多初学者还没有掌握基本的滑雪技巧,就过分自信地想尝试更快的速度或者追求刺激。他们在高速滑行状态下失去重心或无法躲闪,造成自己和他人受伤。
正确的摔倒方式
摔倒在所难免,正确的摔倒方式能有效减少受伤的可能性:一旦失去平衡,应向侧后方迅速坐下,臀部接触地面形成阻力,从而减缓滑行速度。
保持安全距离
滑雪时要与周围的滑雪者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追逐同伴,当你或周围的人刹不住车的时候,你还可以在这段安全距离内采取应急措施,避免碰撞或运动损伤。
不要在雪道中间停留
滑雪时中途一定不能停留在雪道中间,要停在较缓的雪道边上,并注意上方滑下来的滑雪者。
遵守雪场规则
在滑雪时,一定要遵守规则。比如在雪道上遵守一定的路线,遵守雪场相关规定,在摔倒时要做出准备动作。同时,上雪场前要认真学习,最好找专业教练进行指导。
特别提醒:滑雪中的危险行为和高发受伤部位
危险行为
- 不戴头盔和护具
- 不遵守雪场规则,随意穿越雪道
- 在雪道中间停留或拍照
- 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高难度动作
- 不做热身运动直接滑雪
高发受伤部位
据统计,在滑雪的运动损伤中,膝关节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约占60%以上,其次是头颈部、手腕、手指和肩背部。韧带、脑震荡、骨折、脱位这些损伤类型相对比较常见。
滑雪是一项充满魅力的运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从装备准备到安全意识,从技巧要点到应急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让我们以周雅萍教练的意外为警醒,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充分准备,享受滑雪带来的乐趣,同时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