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tw Open:降血压最佳运动,太极拳比有氧运动效果更好
JAMA Netw Open:降血压最佳运动,太极拳比有氧运动效果更好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运动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其对健康的益处。最新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太极拳在降压效果上甚至优于有氧运动。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年处于患病状态的非传染性慢性病,其发病率在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高血压前期”是正常血压到高血压的过渡期,会增加患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对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早期有效干预非常重要。
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运动和健康是正相关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运动具有诸多益处,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改善情绪,甚至能改善多种癌症治疗效果。那么,在众多不同类型的运动中,哪种运动是高血压前期的最佳选择?
2024年2月9日,来自我国的研究学者在JAMANetw Open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评估了评估太极拳与有氧运动对高血压前期患者的疗效。
在这项前瞻性、单盲随机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收纳了来自2019年7月25日-2022年1月24日在中国两家三级公立医院的342名18至65岁的高血压前期的成年参与者,其收缩压(SBP)120至139 mm Hg和/或舒张压(DBP)80至89 mm Hg。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太极拳组(n=173)或有氧运动组(n=169)。两组参与者在12个月内每周进行四节60分钟的督导课程。两组运动包括10分钟的热身、40分钟的核心练习和10分钟的放松活动。太极拳组练习的是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有氧运动组的运动包括爬楼梯、慢跑、快走和骑自行车。主要结果为12个月时的收缩压(SBP)。次要结果包括6个月时的SBP、6个月和12个月时的舒张压(DBP),以及12个月时的24小时动态血压。
结果显示,所有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49.3岁,男性166名,女性176名。12个月时,各组间SBP的变化有显著差异,为-2.40 (95% CI, -4.39 to -0.41) mm Hg (P = .02),太极组的平均(标清)变化为-7.01 (10.12) mm Hg,而有氧运动组为-4.61 (8.47) mm Hg。对6个月时血压的分析结果类似。
太极拳或有氧运动12个月干预后的血压变化情况
此外,与有氧运动组相比,太极拳组的24小时动态血压(-2.16 [95% CI, -3.84 to -0.47] mm Hg; P =0.01)和夜间动态血压(-4.08 [95% CI, -6.59 to -1.57] mm Hg; P =0.002)显著降低。
总之,太极拳在降低血压方面比有氧运动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