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爱吃兔肉的省,每年吃掉3亿只兔子,平均每秒吃掉9只
中国最爱吃兔肉的省,每年吃掉3亿只兔子,平均每秒吃掉9只
四川人有多爱吃兔肉?据统计,四川每年吃掉近3亿只兔子,平均每秒9只,占全国市场近7成。从麻辣兔、冷吃兔到干煸兔、跳水兔,兔肉已成为四川美食文化中独特且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你问“兔兔这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兔兔?” ,四川人会回你:“兔兔,你想怎么个吃法?”
在四川,活着的兔子都隐姓埋名,成为美食后,名字就变成了麻辣兔、冷吃兔、干煸兔、跳水兔、红烧兔、凉拌兔、腊兔、香锅兔、干锅兔、仔姜炒兔、缠丝兔等,成为四川人的盘中餐,也成了令人骄傲的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独特且重要的一份子。
四川人爱吃兔肉,已经到了“无兔不成席”的地步。据统计,四川每年吃掉近3亿只兔子,平均每秒9只,占全国市场近7成。另四川省农业厅数据显示,作为消费大省,四川兔业每年约15万吨、近亿只兔子需从省外引进。
为什么四川人如此爱吃兔肉呢?就营养价值而言,兔肉是畜禽肉中最高的,有五高三低的特点,即高蛋白质、高赖氨酸、高烟酸、高卵磷脂、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故兔肉有“荤中之素”的说法,非常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饮食的理念。而且兔肉肉质细嫩、味美香浓、久食不腻。
因为成都平原周围多丘陵,尤其是自贡等地区,几乎都是小山。虽然气候条件不错,饲草资源丰富,但是不适宜饲养大型牲畜,却非常利于兔子的繁殖和生长,据记载,清朝乾隆年间,便有农户在养殖了,源远流长的养殖传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养兔能手,造就当地的兔业很发达。四川成为全国养兔第一大省,自2001年以来便长居全国第一。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既然盛产兔子,很多四川家庭便都有烹饪兔肉的手艺,专研如何烹饪更好吃,慢慢便有了吃兔肉的饮食习惯和兔肉文化了。
正是因为当地兔业发达,烹饪兔肉的技法丰富多样,使得四川人有吃兔肉的习惯,在四川的菜场、超市和饭店,兔肉随处可见。多年来,兔业从业者坚持不懈的宣传兔肉营养价值,使得“益智肉、美容肉、健康肉”等营养概念在四川普及开来。
虽然兔肉有很多优点,也很好吃,但做得好吃并不容易,兔肉本身没有什么香味,需要借助香料或调味料,而且因为高蛋白低脂肪的成分组成,使得兔肉特别容易煮熟后,干瘦,柴瘠,口感不佳的肉干,更别提兔肉中特殊的醛类物质带来的特殊草腥味,处理不好整盘肉都会又腥又骚。
不过,在每年吃3亿只兔子的四川,可以有十八般武艺去料理兔肉,样样都好吃!就看你喜欢吃哪款了。
自贡是四川省最爱吃兔肉的城市,每年要吃掉上亿只兔子,有“无兔不成席”的说法。自贡人喜欢将兔肉做成各种美食,如兔头、兔腿、兔丁,兔火锅、兔烧烤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自贡冷吃兔,被誉为“自贡四大名菜”之一。
自贡冷吃兔,经过腌制、烘干、炒制等多道工序制成,外酥里嫩,口感麻辣鲜香,其味道麻辣回甜,咸度适中,其味厚重、其香特异,具有麻、辣、鲜、香、甜的特质,可谓五味调和、互不压味,回味悠长。
在自贡,一道仔姜鲜锅兔,也同样让人吃起来非常过瘾。仔姜的辣味完美地渗透到了兔头中,吃上一口,鲜辣多汁,令人辣的嗦嘴,但又有点欲罢不能。
成都的麻辣兔头,也非常出名,是成都的一道招牌菜。兔头从兔唇那里一掰两半,啃着软烂的兔肉脸颊,嘴唇一吸,舌头一舔,麻辣的味道充斥口腔,堪称美食中的绝品。
而泸州地区,则以一道跳水兔在兔肉江湖稳住地位。具体是先让兔肉洗个冷水澡,再用花椒、八角等佐料爆香,随后高汤焖煮。刚刚出锅的跳水兔看着颜色鲜亮,令人有食欲,具有鲜嫩、微辣、香酥、可口的特点,吃起来极具有层次感。
而广安的缠丝兔,则是四川的著名特产,已被列入德阳市非遗。它是用麻绳把兔子缠绕起来,看着形态完整,兔肉呈螺旋形缠绕,吃着肉质紧实,香味浓郁,有着独特的腌腊风格。
而手撕烤兔可以说是四川夜宵界的扛把子,用手撕出来的烤兔肉质很紧实,你能闻到兔肉本身的香味,肉厚的地方,吃着醇香粑软,肉薄的地方,吃着酥香脆爽,吃完兔肉啃完骨头,估计还得认真吮吸一下手指呢。
兔兔这么好吃,吃法当然不止这几种,干煸兔、红烧兔、凉拌兔、腊兔、香锅兔、干锅兔、兔肉火锅、红油兔丁、兔肉串串等等,如果你喜欢吃兔肉,想都尝个遍,去四川待上一个月,估计就差不多了吧。
总的来说,四川人对兔肉的喜爱源于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同时也承载着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传统。从自贡的冷吃兔到成都的麻辣兔头,再到泸州的跳水兔,每一道菜肴都体现了四川人对美食的追求和创新精神。在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兔肉文化也将在四川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