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微信木马病毒大规模传播,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警惕!微信木马病毒大规模传播,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近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紧急公告,警示用户近期出现大规模木马病毒攻击事件。不法分子通过伪装成普通文件的方式,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恶意程序,给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木马病毒的传播手法
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此次发现的木马病毒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伪装官方通知:不法分子利用年末财税相关话题,伪造“违规稽查”等主题的官方通知,通过微信群、QQ群等渠道传播。
加密压缩包:病毒被包装在RAR或ZIP格式的压缩包中,需要密码解压。这种做法可以逃避部分安全软件的检测。
诱导性话术:在钓鱼信息中强调“12月”“稽查”等关键词,制造紧迫感,诱导用户点击下载。
伪装文件名:使用与财税工作相关的文件名,如“开票-目录”“违规-告示”等,增加可信度。
病毒的危害
一旦用户运行了这些恶意程序,电脑将面临以下风险:
- 远程控制:攻击者可以远程操控用户电脑,窃取敏感信息。
- 数据窃取:包括操作系统信息、网络配置、USB设备信息、屏幕截图、键盘记录等。
- 诈骗媒介:被控制的账号可能被用于向联系人发送诈骗信息,要求借款、转账等。
官方应对措施
微信安全中心已采取行动,对传播木马病毒的行为进行打击。对于违规账号,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根据违规严重程度进行阶梯式处罚。
个人防护建议
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社交媒体上未经官方核实的通知或文件,尤其是涉及财税、金融管理等内容。
安全检测:带密码的压缩包不代表安全,可将可疑文件上传至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进行安全性检测。
定期扫描:使用可靠的杀毒软件定期对电脑进行全面扫描,保持防病毒软件更新到最新版本。
双重验证:开启微信账号的双重验证功能,增加安全性。
谨慎操作:如果发现电脑安全功能异常关闭,应立即断网并进行安全检查。
身份核验:遇到好友借款、转账等请求时,通过视频等方式核实身份,防止账号被远程控制。
随着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用户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微信安全中心也提醒广大用户,要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来源不明的文件。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木马病毒的传播,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