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增四类交通违法非现场执法种类,摩托车驾驶人需警惕
北京新增四类交通违法非现场执法种类,摩托车驾驶人需警惕
2025年1月16日,北京市交管局发布消息: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北京新增四类交通违法非现场执法种类,其中针对摩托车驾驶人的规定尤为引人注目。
新增四类交通违法非现场执法种类
此次新增的四类交通违法非现场执法种类包括:
- 驾驶摩托车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
- 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 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包括车辆变更车道不打转向灯、路口转弯不打转向灯、夜间不开灯,夜间不开灯抓拍时间为当日22时至次日5时)
- 违反规定变更车道(包括连续变更车道、“蛇形变道”)
2000套监控设备抓拍未戴头盔行为
据统计,近两年北京市亡人交通事故中,存在摩托车驾乘人员未戴安全头盔违法行为的占比高达24.7%。为加强管理,2025年起,交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启用2000套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专门用于抓拍骑摩托车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
卫星定位监控疲劳驾驶
交管部门将通过卫星定位信息,对危险物品运输车辆、旅游客车、包车客车、班线客车、12吨以上重型载货汽车等装有卫星定位装置的车辆进行监督。对存在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违法行为,将依法处以200元罚款,驾驶证最高记9分的处罚。
试点抓拍违规使用灯光和变更车道
针对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和违反规定变更车道的违法行为,交管部门将在部分区域试点启用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进行抓拍。其中,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包括车辆变更车道不打转向灯、路口转弯不打转向灯、夜间不开灯(夜间不开灯抓拍时间为当日22时至次日5时)。违反规定变更车道包括连续变更车道及“蛇形变道”两种情况。
非现场执法种类增至36类
随着此次新增四类交通违法非现场执法种类,目前北京市共有36类交通违法可进行非现场执法。交管部门表示,这些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对摩托车使用者的影响
对于正在考虑购买摩托车的消费者来说,这些新规意味着更高的安全要求和更严格的驾驶规范。选购摩托车时,除了关注车型、排量和配置外,还需充分考虑使用场景和行驶路线,确保符合北京市的禁限行规定。同时,驾驶人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头盔,合理使用灯光,避免疲劳驾驶,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结语
北京市此次新增的交通违法非现场执法种类,体现了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高度重视。通过科技手段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不仅有助于提升道路安全水平,也将推动摩托车驾驶人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对于摩托车使用者而言,遵守交通规则、注重行车安全,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