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比利时皇家天文台揭秘:小行星撞击如何引发生物大灭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比利时皇家天文台揭秘:小行星撞击如何引发生物大灭绝?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T21USK0511BLFD.html
2.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4/0820/c404214-40301978.html
3.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8/528400.shtm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2%9E%E6%93%8A%E4%BA%8B%E4%BB%B6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0%B8%E5%86%AC%E5%A4%A9
6.
http://www.news.cn/tech/20241223/29d85e63e74c478a834f21fd213da927/c.html
7.
http://interesting-sky.china-vo.org/page/225/
8.
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cience/1461934.htm
9.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78141

比利时皇家天文台最新研究揭示,6600万年前那颗终结了恐龙统治的小行星,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致命。

这颗被称为奇克苏卢布的小行星,直径在10到15公里之间,撞击地球时形成了一个200公里宽的巨大陨石坑。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这次撞击释放了大量硫磺,导致全球气温骤降,引发了所谓的“撞击之冬”,最终导致地球上约75%的物种灭绝。

然而,最新的研究结果却颠覆了这一认知。研究团队通过分析陨石坑区域内的岩石样本,发现这次撞击实际上只释放了670±390亿吨硫磺,这比之前模型估算的数值要少得多。这意味着,“撞击之冬”可能并没有那么严酷,地球的气候恢复得也比预期要快。

那么,如果硫磺不是主要因素,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呢?研究人员认为,答案可能在于那些微小的尘埃颗粒。

当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不仅释放了硫磺,还产生了大量微米级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被抛射到大气层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尘埃云,遮挡了阳光,导致地球表面陷入长达两年的黑暗期。没有阳光,光合作用受阻,植物无法生长,整个食物链因此崩溃。

这种现象与核战争后可能出现的“核冬天”效应颇为相似。当城市和森林在核爆炸中燃烧时,大量的烟尘和煤烟进入大气层,阻挡阳光,导致全球气温下降。根据模型预测,即使只有100场火灾风暴,也可能使全球气温下降1°C,足以引发严重的粮食短缺。

在“核冬天”期间,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可能下降多达15°C,持续时间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这种极端的气候条件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植物因缺乏光照而死亡,食草动物因食物短缺而饿死,食肉动物也随之消亡。整个生态系统陷入崩溃,只有少数能够适应极端环境的物种得以幸存。

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对地球生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终结了恐龙长达1.6亿年的统治,也为哺乳动物的崛起创造了机会。在随后的数千万年里,幸存下来的物种迅速演化,填补了灭绝事件留下的生态位,地球生态系统逐渐恢复了繁荣。

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提醒我们,地球生态系统是多么脆弱,同时也展示了生命在极端条件下的顽强韧性。正如研究者所说:“我们的重点不是撞击事件本身,而是撞击的后果。”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的地球历史,也为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环境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