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体在求救:肾脏疾病的早期信号
你的身体在求救:肾脏疾病的早期信号
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高达10.8%,平均每十个成人中就有一位被慢性肾脏病所困扰。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疾病往往悄无声息地发展,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为时过晚。
肾脏在"求救":这些症状别忽视
肾脏疾病之所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因为其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但我们的身体其实会通过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信号"来提醒我们肾脏可能出了问题。
尿液变化:最直接的预警
泡沫尿:如果发现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久久不散,这可能是蛋白尿的迹象。蛋白质本不该出现在尿液中,它的出现意味着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可能出了问题。
血尿:尿液呈现粉色或可乐色,说明可能有血液混入,这是肾脏问题的重要预警信号。
夜尿频繁:成年人如果夜间需要起床排尿多次,可能是肾功能下降的表现。
尿量异常:尿量突然增多或减少都值得警惕,这可能反映了肾脏调节水分的能力出现问题。
水肿:肾脏问题的"外在表现"
肾脏负责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当肾功能受损时,水分代谢就会出现问题,导致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按压后凹陷不易恢复。
高血压:肾脏问题的"伴侣"
肾脏通过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来控制血压。当肾功能受损时,血压往往会升高。反过来,高血压也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形成恶性循环。
其他症状
疲劳、食欲不振: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如果持续出现,也可能是肾脏问题的信号。
肌肉痉挛、皮肤瘙痒:这些看似无关的症状,也可能与肾功能异常有关。
高风险人群:定期筛查是关键
某些人群由于各种原因,更容易患上肾脏疾病。如果你属于以下任何一类,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导致肾病的最常见原因。
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会损害肾脏血管。
家族史: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更高。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功能自然衰退。
肥胖者:肥胖会增加肾脏负担。
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如某些止痛药、抗生素等。
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
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
血肌酐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肌酐含量来评估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GFR):这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肾脏超声: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等。
保护肾脏:从生活方式做起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肾脏疾病的风险: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加工食品。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肾脏负担。
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糖。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损害肾脏。
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
定期体检: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应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肾功能。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默默无闻地为我们过滤血液、排除废物。但当它出现问题时,往往悄无声息。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倾听身体的"求救信号",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护好我们的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