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元美罗培南降价90%,集采政策下的药企、医生与患者
健康元美罗培南降价90%,集采政策下的药企、医生与患者
2024年7月,一则关于抗生素美罗培南大幅降价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国内知名药企,健康元的注射用美罗培南在纳入国家集中采购后,价格从原来的数百元降至几十元,最高降幅超过90%。这一举措虽然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但也引发了对药品质量和疗效的担忧。
集采政策:以量换价的民生工程
国家集中采购政策的核心是“以量换价”,即通过承诺公立医疗机构80%的采购量,换取药企大幅降价。这一政策旨在解决药品价格虚高、患者用药负担重的问题,同时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集采政策要求严格,企业需满足质量、产能等多方面要求。中选企业将获得公立医疗机构80%的意向采购量,采购周期为2年。这一机制既保证了药品的可及性,又通过市场竞争推动药价回归合理水平。
降价影响:患者、企业和医生的三方博弈
患者:用药成本显著降低
以美罗培南为例,降价前一支的价格在50元至300元之间,而集采后价格降至几十元。对于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据中康开思系统数据显示,2023年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等级医院销售额达13.34亿元,同比上涨48.2%,显示出患者对平价优质药品的强烈需求。
企业:业绩承压下的转型升级
虽然降价幅度较大,但集采政策也为药企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预期。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同时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新药研发中。以健康元为例,虽然美罗培南的单支利润下降,但销量的增加有望部分抵消降价影响。
医生:药品质量和疗效的担忧
然而,降价也引发了对药品质量和疗效的担忧。有医生反映,部分集采药品存在药效不稳定的问题。例如,有麻醉科医生表示,集采后的麻药出现“麻不上”的情况增多,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达到效果。肿瘤科医生也发现,一些化疗药物在集采后过敏反应有所增加。
但也有医生指出,这些感受可能是主观的,缺乏确切的数据支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VIP-2病区主任张晓东表示:“多数化疗药的疗效本来就在40%-50%左右,因此集采后的药效变化是不好判断的。”
未来展望:在可及性与质量间寻求平衡
面对集采药品质量和疗效的争议,未来政策的优化方向将聚焦于如何在保证药品可及性的同时,确保药品质量和临床效果。这可能包括:
完善药品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更全面的药品质量评价标准,不仅关注价格,更要重视临床效果和患者体验。
增加用药选择权:在保证集采药品供应的同时,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用药选择,特别是在一些对药品质量要求极高的治疗领域。
加强临床数据监测:建立集采药品临床使用效果的监测机制,及时收集医生和患者的反馈,为政策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推动原研药和仿制药的良性竞争:在保证仿制药质量的前提下,为原研药保留一定的市场空间,促进创新药的研发。
健康元美罗培南的降价案例,折射出中国医药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在追求药品可及性和平价的同时,如何确保药品质量和临床效果,将是未来政策制定和行业发展的关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