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马鞍山:朱然墓的秘密
探访马鞍山:朱然墓的秘密
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一处普通的建筑工地,工人们在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些散落的青砖和棺木碎片。这一偶然的发现,揭开了一个震惊考古界的重大发现——三国东吴名将朱然的墓葬。
朱然,这位在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领,曾与孙权一同成长,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一生征战沙场,擒获关羽,大败刘备,镇守荆州,抵御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朱然去世后,孙权亲自为其披麻戴孝,悲痛欲绝,足见其在东吴的重要地位。
朱然墓的发现,不仅为研究三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更让人们得以一窥1700多年前东吴贵族的生活画卷。墓中出土的60多件漆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研究三国时期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件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的国宝级文物:漆木屐、犀皮黄口羽觞、贵族生活图漆盘和季札挂剑图漆盘。这些文物不仅工艺精湛,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漆木屐长20.5厘米,宽8厘米,厚0.3厘米,呈椭圆形。这件看似简单的木屐,却打破了日本发明漆木屐的观念,证明早在17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木屐的涂漆工艺。
犀皮黄口羽觞则是一件令人惊叹的艺术品。这件高2.4厘米,长9.6厘米,宽5.6厘米的羽觞,以犀牛皮为胎,表面髹黑漆,背面采用黑、红、黄三色装饰,口沿及耳边均镶嵌有鎏金铜扣。它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犀皮漆器实物,更是将中国犀皮漆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600年。
贵族生活图漆盘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平沿直口,浅腹平底。漆盘内壁髹红漆,外壁髹黑红漆,盘内画面分为三部分:上层为宴宾图,中层左侧为梳妆图、中间为对弈图、右侧为驯鹰图,下层为出游图。它生动地描绘了当时贵族生活的场景与礼仪,是汉代丧葬“侍死如生”习俗的反映,展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漆器工艺水平。
季札挂剑图漆盘同样精美绝伦。其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局部残缺,木胎,圆形,浅腹,边缘饰有鎏金铜釦,盘中心描绘了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重信守诺的故事。漆盘的背面有朱红漆书“蜀郡造作牢”的铭文,表明这件漆器来自蜀郡,可能见证了吴蜀之间的友好往来。
这些文物的出土,不仅展示了三国时期高超的工艺水平,更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朱然墓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汉代至三国时期漆器工艺及美术的空白,更为研究三国历史、文化、工艺提供了重要线索。
如今,这些珍贵文物被收藏于马鞍山市三国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朱然墓的发现,不仅为马鞍山增添了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更为世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三国历史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