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的你:“坐”久了,一定要多站起来走走→
@回家路上的你:“坐”久了,一定要多站起来走走→
回家过年,意味着阖家团圆,象征着美好幸福,不仅承载着无数游子对家的渴望,也考验着每一位旅客的身心健康。
在长达数小时乃至数十小时的旅途中,长时间的舟车劳顿、久坐不动、憋尿、饮水不足等不良习惯,悄然成为威胁泌尿系统健康的“隐形杀手”。
本文专家:
李天 首届广州市优秀健康科普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久坐不动:健康的“隐形杀手”
春运期间,无论是拥挤的火车车厢、长途巴士,还是狭小的飞机座位,旅客们往往被“定格”在小小的空间内。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仅让血液循环变得缓慢,还可能对泌尿系统造成压迫,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长时间滞留体内的尿液为细菌提供了温床,增加了尿路感染的风险。
此外,由于骨盆和骶髂关节长时间负重,会影响腹部和下肢血液循环,使血液长期滞留在下肢的静脉血管中,易引发下肢静脉曲张、血栓等问题。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久坐还容易诱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骼肌肉问题,甚至增加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的风险。
因此,在春运旅途中,定期起身活动,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对于维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哪怕只是站起来走动几步,也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久坐带来的负面影响。
憋尿危害:不可小觑的“隐形炸弹”
在春运旅途中,许多旅客因为种种原因选择憋尿,这一行为对泌尿系统的伤害不容小觑。
憋尿时,膀胱内囤积的尿液长时间滞留体内,细菌得以大量繁殖。膀胱被撑胀大,膀胱壁血管受压,导致膀胱黏膜缺血,抗菌能力减弱。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细菌便会乘虚而入,诱发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血尿。女性由于尿道短直宽,尿路感染的风险更大,细菌逆流还可能引发肾盂肾炎,损害肾脏功能。
对于男性而言,经常憋尿会使前列腺腺体收缩,造成慢性充血,引发前列腺炎、血精、早泄等问题,甚至影响勃起功能。老年人憋尿还可能引发尿潴留以及加重尿失禁问题。幼儿长期憋尿则可能导致坐立不安、精神紧张,甚至引起血压升高、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憋尿还会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高度紧张,极有可能会引发血压升高、脑出血、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猝死。长时间憋尿后,一旦用力排尿,还会引起大脑暂时性缺血缺氧而晕厥,或排尿性晕厥。国外研究资料还表明,排尿次数越少,患膀胱癌的危险性越大,习惯性憋尿的人患膀胱癌的概率比一般人高3-5倍。
饮水不足:身体的“干旱警报”
春运旅途中,由于活动不便、环境干燥,许多旅客往往饮水不足。饮水不足直接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缺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加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皮肤干燥、便秘、尿液浓缩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水也是泌尿系统健康的重要保障。肾脏排泄的尿液对膀胱和尿道起着冲洗作用,有利于细菌的排出。喝水不足会导致尿量减少,尿液浓缩,细菌在尿路中更容易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长期饮水不足还可能影响肾脏的排毒功能,促进肾结石的形成。
因此,春运旅途中应保持适量饮水,根据活动量调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春运路上的健康小贴士
1. 定时排尿:出门前先排空膀胱,途中适当减少饮水量,少吃利尿食物。提前查找好地图,判断好加油站及服务区的位置,到站点后,无论是否有尿意,都建议去卫生间排空尿液,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排尿后应保持适量饮水,以增加尿量,冲洗泌尿道。
2. 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成人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1700毫升。排尿后应保持适量饮水,以增加尿量,冲洗泌尿道。
3. 适当活动:在交通工具允许的范围内,适当进行身体活动,如伸展四肢、扭动腰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久坐带来的不适。如果条件允许,下车后在站台上适当走动,也有助于身体健康。
4.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在使用卫生间前后;勤更换贴身衣物,保持干燥舒爽;避免使用公共毛巾等卫生用品。
5. 合理饮食: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
6. 防范呼吸道传染病:因近期遇到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加上春运返乡期间人员流动频繁,无疑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所以,建议在人员密集、环境密闭的公共场所,旅客应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同时,携带必要的物品,如免水洗手液、消毒湿巾等。
7. 准备应急药品:如退烧药、止泻药、晕车药等,以备不时之需。同时,携带个人常用药品。
8. 保持良好心态:通过听音乐、看书、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旅途疲劳。
9. 寻求帮助与支持:在旅途中遇到任何问题或困难时,可以向列车员、车站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寻求帮助;也可以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旅途中的点滴和感受。
春运是一场对旅客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愿每一位旅客都能平安、健康地返乡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佳节!
本文原文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