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峰的商业帝国:从量化投资到AI大模型的创新之路
梁文峰的商业帝国:从量化投资到AI大模型的创新之路
梁文峰,这位80后企业家,一手打造了国内首家突破千亿规模的量化私募——幻方量化,又在AI大模型领域异军突起,创立了被硅谷称为“神秘东方力量”的DeepSeek。从金融到科技,他用技术创新构建起一个横跨两个领域的商业帝国。
从量化投资到千亿帝国
2008年,刚从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梁文峰,没有选择进入大厂成为码农,而是带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成都的一间出租屋里开始了量化投资的创业之路。那时,量化投资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概念,能否赚钱是个未知数。但梁文峰坚信量化投资之父西蒙斯“一定有办法对价格建模”的理念,坚持在出租屋里独自钻研,历经两年的艰苦摸索。
2010年,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成为梁文峰事业的转折点。他和团队借此东风斩获颇丰,自营资金迅速突破5亿元。这次成功不仅验证了他的投资理念,也为后续发展积累了资金和经验。
2015年,梁文峰与浙大校友共同创立幻方量化,立志打造中国的顶级量化对冲基金。他们将数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开启了量化投资的创新之旅。2016年,幻方量化上线首笔AI驱动的实盘交易,随后全面实现交易策略AI化。这一创新举措使旗下基金回报率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推动公司管理规模快速增长。
2019年,幻方量化管理规模突破百亿元。同年,梁文峰在金牛奖颁奖仪式上发表主题演讲《一名程序员眼里中国量化投资的未来》,提出“量化公司没有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就是一堆服务器”的观点,展现了其独特的技术驱动理念。
AI驱动的二次创业
随着业务拓展,AI交易策略对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梁文峰展现出非凡的前瞻性和魄力,从2019年开始大规模布局AI算力。当年投资2亿元建成“萤火一号”AI算力集群,搭载1100块GPU算卡。英伟达A100芯片发布后,他又迅速成为亚太地区首批获取者。2021年,投资10亿元打造的“萤火二号”上线,搭载1万张A100算卡,算力惊人,相当于76万台个人电脑,占地面积超过10个篮球场。
在当时AI大模型尚未爆发的情况下,如此大规模的算力投入被外界视为疯狂之举,但这恰恰体现了梁文峰对AI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和长远布局。2021年,幻方量化成为国内首家突破千亿规模的量化私募,跻身国内量化私募“四大天王”行列。
进军AI大模型领域
2023年,梁文峰带领团队开启二次创业,成立DeepSeek,正式进军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尽管团队规模仅有139人,远不及OpenAI的1200人,但他们凭借创新精神和扎实技术,在大模型研发上取得了惊人突破。
2024年5月,DeepSeek发布V2模型,凭借创新的MLA(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和DeepSeekMoE(混合专家模型)架构,实现了高性价比的训练和推理,API定价仅为GPT-4 Turbo的百分之一,引发行业价格战,推动了算力普惠。
2024年12月推出的DeepSeek-V3更是震撼全球,在多个基准测试中性能超越顶级开源模型,与GPT-4o等顶级闭源模型不相上下,而研发成本不到后者的二十分之一。这一成果不仅打破了中国AI企业依赖模仿的刻板印象,更以首创精神让中国在全球AI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5年1月,DeepSeek正式发布R1模型。该模型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比肩OpenAI o1正式版。DeepSeek不仅将R1训练技术全部公开,还蒸馏了6个小模型开源给社区,允许用户借此训练其他模型。这种开放共享的精神,与硅谷巨头的闭源策略形成鲜明对比,赢得了全球开发者社区的广泛赞誉。
技术驱动的商业哲学
梁文峰的成功源于其独特的商业哲学。他坚信“创新不是规划出来的,需要市场、专业机构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来另辟蹊径”。在DeepSeek,他倡导“创新第一性原则”,鼓励团队专注于基础的AGI研究和创新,而不是盲目追求商业化。
在人才战略上,DeepSeek保持着一个完全自下而上的组织结构,为研究人员提供无限的计算资源,优先看创造热情而不是证书。他们的突破性创新来自年轻的本土人才,而非海外招聘。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团队的创新活力。
展望未来,梁文峰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在AI领域深耕细作。他们深知,真正的差距不是1年或2年,而在于是原创还是模仿。DeepSeek的成功证明,通过技术创新和开源协作,中国AI企业完全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与硅谷巨头一较高下。
从量化投资到AI大模型,梁文峰用技术创新构建起一个横跨两个领域的商业帝国。他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实力,也为全球AI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