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聚餐警惕酒精性肝病!
春节聚餐警惕酒精性肝病!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是传统习俗。然而,频繁的聚餐和过量饮酒,却可能暗藏健康隐患。近年来,因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病发病率持续攀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市六院消化内一科主任秦浩歌提醒大家,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要警惕频繁“暴饮”。
酒精性肝病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其严重程度可以从简单的脂肪肝到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据统计,全球每年因酒精性肝病死亡的人数达300万。在无其他肝病的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约40-80克酒精、女性每日摄入约20-40克酒精,持续10-12年就足以引起肝损伤。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腹胀、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疼痛等。这些症状与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有关,影响了消化和吸收功能。
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这是由于肝细胞坏死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未结合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所致。
肝硬化相关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腹水、门静脉高压相关性出血及肝性脑病等失代偿期肝病征象。
神经系统症状:认知功能障碍、扑翼样震颤等,与肝脏解毒功能下降有关。
其他表现:男性乳房发育、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肝掌等,这些与激素代谢紊乱有关。
春节期间如何健康饮酒,预防酒精性肝病?专家建议:
限量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以常见酒类为例,大致相当于男性每天喝750毫升啤酒或250毫升葡萄酒,女性每天喝45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葡萄酒。
避免空腹饮酒:饮酒前吃些食物,尤其是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可以减缓酒精吸收。
选择低度酒:低度酒相对酒精含量较低,对肝脏的负担较小。
适量补充水分:饮酒过程中适量喝水,可以帮助稀释酒精浓度,促进代谢。
关注身体信号: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饮酒,并及时就医。
定期体检:有饮酒习惯的人应定期检查肝功能,监测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身体素质。
高危人群谨慎:有肝炎病史、肥胖、高脂血症等人群应严格限制饮酒,必要时戒酒。
药物相互作用:服用头孢类、甲硝唑类药物期间禁止饮酒,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重视营养支持:长期饮酒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改善营养状况。
春节聚餐,欢乐之余更要注意健康。让我们从适量饮酒开始,关爱自己和家人的肝脏健康,过一个健康、祥和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