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为初恋写《雨巷》,背后竟是悲剧?
戴望舒为初恋写《雨巷》,背后竟是悲剧?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句诗出自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诗中所描绘的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正是他一生都无法忘怀的初恋——施绛年。
一见钟情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时期,年轻的诗人戴望舒因参与革命活动而被捕,出狱后隐居江苏松江。在好友施蛰存家中避难时,他遇到了施绛年——施蛰存的妹妹,一个比他小5岁的少女。
据戴望舒后来回忆,施绛年穿着一身丁香般淡紫色的中式旗袍,过肩的长发上戴着黑白相间的发卡,轻盈的步伐如同一朵丁香花飘落。她的一声银铃般的问候,让戴望舒瞬间心动。
然而,这位活泼可爱的少女对戴望舒并没有太多好感。戴望舒的脸上留有童年时天花留下的疤痕,加上他天生忧郁内向的性格,让施绛年始终无法对他产生爱情。
苦恋与威胁
面对施绛年的冷漠,戴望舒却陷入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爱恋。他开始疯狂地写诗,一封接一封地寄给施绛年,但这些情诗并没有打动她的心。
在一次西湖畔的相遇中,戴望舒甚至当众跪地向施绛年表白,但依然被拒绝。在绝望之际,戴望舒做出了一个极端的决定——他爬上高楼,以自杀来威胁施绛年。
“没有你,我的身体灵魂,如同行尸走肉,你若不愿意,我便跳下去。”面对戴望舒的威胁,施绛年无奈之下只能答应。
分离与背叛
1931年,两人订婚后,戴望舒为了给两人创造一个稳定的未来,赴法国留学。然而,在国内的施绛年却悄悄爱上了另一个男人。
得知真相的戴望舒悲痛欲绝,他当众打了施绛年一巴掌,并登报解除婚约。这段长达8年的苦恋,最终以悲剧收场。
终身遗憾
这段感情成为戴望舒一生的情感创伤。他与穆丽娟的婚姻因始终无法忘记施绛年而破裂,与杨静的婚姻也因无法走出初恋阴影而失败。他一生都在追寻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却始终无法得到。
艺术的升华
然而,这段痛苦的初恋却成为了戴望舒诗歌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正是施绛年的化身。诗中所描绘的那份既真实又朦胧的意境,传递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与思考。
正如叶圣陶所评价的那样,戴望舒的《雨巷》开启了新诗音节的新纪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也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氛围与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1950年,年仅45岁的戴望舒逝世。他的一生,如同他笔下的雨巷,悠长而寂寥。然而,他的诗歌却如同丁香般芬芳,永远留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