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维权成为"生意":基层博弈的新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维权成为"生意":基层博弈的新趋势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6A06YR200
2.
http://finance.itbear.com.cn/html/2025-01/139055.html
3.
http://stcn.com/article/detail/1300479.html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393214932165357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8A0AD8V00?media_id=&openApp=false&suid=&web_channel=wap
6.
https://www.sohu.com/a/851871879_100172767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PH056C0534S2B4.html
8.
http://www.dc.ac.cn/
9.
https://www.ccn.com.cn/Content/2025/01-23/1545230917.html
10.
https://www.slkormicro.com/sarko-micro-dynamics/557106.html
11.
https://communication.northwestern.edu/
12.
https://www.baoan315.cn/xwtt/content/post_1518827.html

01

从网红道歉事件看维权异化

最近,一位网红的道歉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位网红因大骂资本而走红,但在法院败诉后,她开始每天发布阴阳怪气的道歉视频。她声称自己被判连续道歉30天并赔偿50万巨款,整个判决过程"云里雾里",法院甚至没有通知她出庭。

然而,真相却令人咋舌。有网友翻出了她的判决书,真实的判决结果是道歉5天,赔偿5万。更令人惊讶的是,她在道歉视频中仍在穿插直播带货,销售高档白酒。这种"越道歉越火"的现象,揭示了当前基层维权中出现的新趋势——"自曝弱势式"和"作秀式"维权。

02

维权异化的多重动因

这种维权现象的出现,背后有多重动因。

首先,网络环境和流量经济的驱动是最直接的原因。在当今社会,流量意味着金钱,而制造对立和冲突是获取流量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自曝弱势或制造对立,维权者能够迅速吸引公众关注,进而转化为经济利益。

其次,社会情绪的利用也是重要一环。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对资本的不信任情绪,一些维权者正是利用了这种情绪,将普通纠纷上升到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层面,从而获得公众同情和支持。

此外,法律意识的淡薄也助长了这种现象的蔓延。一些维权者利用公众对法律程序的不了解,通过夸大事实、制造舆论压力来影响司法公正,甚至不惜采取虚假陈述、造谣等手段。

03

维权异化的多重影响

这种维权现象的泛滥,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严重损害了社会信用体系。当维权成为一种"生意",当虚假陈述和造谣成为常态,社会信任将遭受巨大打击。人们开始怀疑每一个维权事件的真实性,这无疑是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巨大伤害。

其次,它对法治环境构成了挑战。这种维权方式往往试图用舆论压力影响司法公正,甚至不惜制造虚假事实,这不仅干扰了正常的司法程序,也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还产生了"挤出效应"。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可能因为这种现象而难以获得关注,他们的合法权益可能因此而得不到有效保护。

04

应对之道:重建健康的维权生态

面对这种维权现象,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重建健康的维权生态。

首先,加强网络环境治理至关重要。平台方应加强对虚假信息和恶意营销的打击力度,防止维权行为异化为流量工具。

其次,提高公众法律意识是治本之策。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公众的法治观念,让维权行为回归法律轨道,减少对舆论的过度依赖。

最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迫在眉睫。对于利用维权名义进行虚假陈述、造谣等行为,应有明确的法律制裁,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司法权威。

维权之路,道阻且长。我们既要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又要防止维权行为的异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公平、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