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津渡:一眼看千年,镇江故事的目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津渡:一眼看千年,镇江故事的目录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30A0A21Y00
2.
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404/24/WS66289b02a3109f7860ddac5f.html
3.
https://www.sohu.com/a/774207146_121448078
4.
https://gs.ctrip.com/html5/you/travels/13/4101017.html#!
5.
https://map.baidu.com/mobile/webapp/search/search/qt=s&wd=%E8%A5%BF%E6%B4%A5%E6%B8%A1%E5%8E%86%E5%8F%B2%E6%96%87%E5%8C%96%E8%A1%97%E5%8C%BA/
6.
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40920/04a82c2c8c17409db7e4f89044c330c2/c.html
7.
https://5g.dahe.cn/theory/202407051781632
8.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5c3302b32ad7d5c964b7080267c176ae
9.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4/719c53bd49c64615b42d312e718ff26a.shtml
10.
https://www.sohu.com/a/823385277_121106832
1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0A04NS600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这句诗,道出了镇江西津渡的地理与人文价值。作为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点,西津渡不仅是镇江的文化地标,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01

千年古渡,见证历史沧桑

西津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被称为“蒜山渡”。唐代时改称“金陵渡”,宋代以后定名为“西津渡”。作为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西津渡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

六朝时期,这里东面有象山为屏障,北面与古邗沟相对应,是岸线稳定的天然港湾。规模空前的“永嘉南渡”时期,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从这里登岸的。唐代诗人张祜曾在此留下“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的名句,李白、王安石、苏轼等文人墨客也在此留下了众多诗篇。

02

文化传承,津渡精神永续

西津渡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文化的交汇点。这里保存了多处文物古迹,如昭关石塔、救生会旧址等,展现了中国津渡文化的独特魅力。

昭关石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代,高约5米,分为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塔顶五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这座过街石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体现,更见证了古代水上交通的安全祈愿。

救生会始建于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义渡和救生组织。其旧址保存完好,现已成为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展示了长江救生历史。

03

古迹遗存,诉说千年风韵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1000米,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

观音洞始建于宋朝,清咸丰九年重新修葺。洞门外有一个三层的铜鼎,洞口上方刻有“观音洞”三个字。这里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载体,更是古代行旅商贾祈求平安的重要场所。

英国领事馆旧址是19世纪后半叶的拱券廊式建筑,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建筑见证了镇江作为最早开埠口岸的历史。

04

活态保护,文旅融合新篇

近年来,镇江市对西津渡进行了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街区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也发挥了传统商贸、文化展示等功能,建成了传统商贸街、专业博物馆及省级非物质文化展示中心。

恒顺香醋酿制技艺、锅盖面制作技艺、膏药制作技艺等10余项非遗项目入驻西津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遗体验路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传承人周宝康在这里开设了“太平泥叫叫”体验店,吸引着众多游客参与。

西津渡不仅保留了浓厚的历史气息,更焕发着新时代的活力。2024年,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被评为国家级“城市中央休闲区”、首批“江苏省示范步行街”、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成功入选“水韵江苏,长江百景”。

西津渡,这颗长江畔的明珠,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它不仅是镇江的骄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