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十大吉祥物:从龙到鸳鸯的文化寓意
中国传统十大吉祥物:从龙到鸳鸯的文化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物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从龙、凤凰到麒麟、龟,这些吉祥物不仅寄托着人们对健康、幸福、长寿的追求,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和审美情趣。
龙
九龙即为九州,寓意皇权和天下,因此九龙象征尊贵之极。在清代皇帝龙袍一般绣九龙,但从正面或背面看都是五条龙,合“九五之尊”的帝王称号,所以五龙也吉,五龙更有“舞龙”之意。
我国的龙几乎都与水有关,而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水源的充足往往意味着粮食的丰收,所以龙的寓意也就和五谷丰登、生活富足有关。
如今随着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龙又谐音“隆”,所以在人们看来龙就有生意兴隆之意,同样和生活富足相关。因此龙也就有了富贵吉祥之意。
不过,由于“龙”的地位太过崇高,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民间是绝不允许使用龙的图案的,它显然已经成为了皇家的标志了,但尽管如此,依然也无法撼动龙的“十大吉祥物”之首的地位。
凤凰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吉祥鸟,是“凤”和“凰”的合称,雄性为“凤”,雌性为“凰”,凤凰与龙一样,也是传说中一种地位崇高的神兽(神鸟)。常用来像征祥瑞。十二生肖里鸡的原型就是凤凰。几千年来,凤凰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一直被视为美丽、吉祥、善良、宁静、有德、自然,顺天道、尚人文、致太平、向光明的象征。多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或祝人婚姻美满。
“龙”的图案不允许被民间使用,其实凤凰也一样,因为“龙”象征着皇帝,而“凤凰”则代表着皇后。
在中国文化中,凤凰形象不仅表示自然物之“和”,也表示人类社会之“和”。
麒麟
麒麟与凤凰一样,也是雌雄的合称,雄者为“麒”,雌者为“麟”,传说外形奇特,生有龙头、鹿角、马蹄、牛尾、狼额,身上披五彩鳞甲。古人历来都认为“麒麟出没,必有祥瑞”,只在太平盛世出现,在传统文化中古来就有“盛世出麒麟”的说法。传说中凡麒麟踩过的地方,都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好运,消灾解难,驱除邪魔,故有“麒麟吉祥”,主太平、长寿。民间自古便有“麒麟送子”之说,寓意麒麟送来童子必定是贤良之臣。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
龟
而“龟”却是“四灵”之中,唯一一个真实存在的动物。既然叫做“灵”,那显然就是“神灵之兽”,而“神灵之兽”也应该只出现在神话传说之中,可为何把真实的龟也称为“灵”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龟背的纹理奇特神秘,中国人一直相信,龟隐藏着天地的秘密,因此它就成为一种神秘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动物。同时,更是因为龟是所有动物之中寿命最长的,而龟代表的也正是“长寿”之意,人们多用“龟龄”喻人之长寿,或与“鹤龄”结合称“龟龄鹤寿”和“龟鹤齐龄”。自古以来人们相信其能带来祥瑞之气,龟已成为先行先知的灵物,摆放玉龟可以化阴补阳,调节室内阴阳平衡和天然磁场,能补运气旺财位。
貔貅
貔貅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说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泄,而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银珠宝,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貔貅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财、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中国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寓意丰富,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
鱼
'鱼'与'余'同音,隐喻富裕、有余。在传统习俗中将其视为吉祥物,来比喻富余、吉庆、幸运。表达了古代农耕社会人们追求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
另外,金鱼寓意金玉满堂、鲤鱼跃龙门寓意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大象
大象,在东方文明古国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因为象与'祥'谐音,加上大象的长鼻子吸水的行为,也被人们将之与吸财联系起来。中国人把大象视为吉祥、太平的象征,寓意吉祥或喜象。传说五帝之一的舜是中国历史上驯服野象耕田犁地的第一人,他死后陵墓前曾出现大象刨土、彩雀衔泥的瑞兆,这应该是“太平有象”的最早传说。此后,人们运用谐音、象征等手法,把“太平有象”用图画、雕刻等形式表达出来,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鸳鸯
由于“鸳”和“鸯”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所以它也就成为了最名副其实的“爱情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