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创新
《栋梁》: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创新
1月28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如期而至,其中以“北京中轴线”为创作灵感的节目《栋梁》惊艳亮相,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视觉盛宴。
创作灵感:从古建筑到舞台艺术
《栋梁》的创作灵感源自北京中轴线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贯穿紫禁城、天安门广场、钟鼓楼等重要建筑,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精髓体现。节目以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为灵感来源,将这些传统建筑元素融入舞台艺术创作中。
值得一提的是,该节目的视觉设计以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为基础,通过三维立体建筑模型的制作,将平面手稿转化为立体影像,展现了中国古建的精妙结构和美学价值。
技术创新:虚实融合的视觉盛宴
《栋梁》节目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创新性的技术应用。节目采用了“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技术,通过总台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打造出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昕楠表示,他们为节目提供了梁思成手稿中孔庙奎文阁的十二份古建筑测绘成果,这些精准的数字孪生建筑模型为节目的视觉呈现提供了可靠依据。
文化内涵: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栋梁》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节目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让古老的建筑元素焕发出新的生机。正如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所说,这是继“中国色彩”“中国纹样”之后,总台春晚对“中国建筑”的又一次创新性表达。
社会影响: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栋梁》节目的播出获得了广泛好评。观众们被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所打动,纷纷称赞这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典范。
节目不仅展现了中国古建筑之美,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结语: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栋梁》节目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有益启示。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可以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种创新性的文化表达,不仅能够提升文化自信,更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