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六院专家详解:如何科学饮用牛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山六院专家详解:如何科学饮用牛奶?
引用
人民网
等
9
来源
1.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5/0103/c404214-40394498.html
2.
http://hlj.people.com.cn/n2/2025/0103/c220005-41096835.html
3.
https://www.farmer.com.cn/2024/04/03/99951073.html
4.
http://www.news.cn/science/20250103/19f1aea374254bffa0d583c00dc09788/c.html
5.
http://cdcp.gd.gov.cn/jkjy/jkts/content/post_4425823.html
6.
https://td.fyun.cc/detail/89cac37be51af6bb232340704e24767dd73a2d83.html
7.
https://hbdzp.com/nd.jsp?id=15
8.
https://www.lg.gov.cn/hdjl/ywzsk/yljk/content/post_11686456.html
9.
http://scjgj.sc.gov.cn/scjgj/c104538/2024/5/30/d7cc16e9e06c4bbd8b77b78a46685fac.shtml
“牛奶是优质蛋白质来源,但不建议空腹饮用。”这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临床营养与微生态科副主任马腾辉的最新观点。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如何科学饮用牛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文特邀马腾辉副主任,为您解答关于牛奶饮用的常见疑问。
01
为什么说牛奶是优质蛋白质来源?
牛奶几乎包含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被誉为“最接近完美的食物”。其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接近,营养价值较高。同时,牛奶中钙含量丰富,且是有机钙,吸收利用率高,是人体钙的良好膳食来源。
02
每天应该喝多少牛奶?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推荐每人每天摄入300—500克的液态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奶粉等。这个摄入量既能保证营养需求,又不会给肾脏带来过重负担。
03
不同人群应该如何选择牛奶?
- 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也可改喝酸奶。少量多次饮用或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也能改善耐受性。
- 超重及肥胖患者、血脂异常患者:应选择脱脂或低脂奶,以减少脂肪和热量的摄入。
- 儿童和青少年:适合饮用全脂奶,以获取足够的营养支持生长发育。
- 中老年人:肠胃功能下降,且开始出现钙质流失,可选择低脂高钙奶。
- 体重正常且没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选择全脂牛奶。
04
牛奶什么时候喝最好?
总体来说,牛奶任何时段都可以喝,但不建议空腹饮用。空腹时,牛奶在胃肠道通过时间较短,乳糖不能很好地被小肠分解、较快进入大肠,有可能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状。饭后半小时饮用,有助于肠道蠕动。
05
牛奶可以和哪些食物搭配?
牛奶可与多种食物搭配进食,比如面包、馒头、水果、坚果等。但不应与菠菜、韭菜等含草酸较多的食物一起食用,因为草酸会与牛奶中的钙结合,影响钙吸收。此外,牛奶也不应与茶、咖啡等含有鞣酸的饮品搭配饮用,鞣酸同样会影响钙吸收。
06
喝牛奶有哪些注意事项?
- 正在服用药物的患者需注意,大多数抗菌药物都不宜与牛奶一起服用,否则可能会影响药效。
- 对牛奶蛋白过敏的人群及刚做完腹部手术的患者等不适合喝牛奶的人群,如果想通过饮奶获取营养,应当咨询医生,听从医生建议。
- 牛奶加热不宜煮沸,以免破坏维生素和形成不易吸收的沉淀物。
07
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吗?
这是一种误区。虽然大多数亚洲人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乳糖不耐受,但通过科学饮用方法,如少量多次饮用或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可以提高对乳糖的耐受性。而且牛奶的营养价值不容忽视,科学饮奶能为身体带来多种益处。
08
牛奶和豆浆,哪个更营养?
牛奶和豆浆各有优势。牛奶中的蛋白质质量更优,钙含量更高;而豆浆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不含胆固醇,富含大豆异黄酮。不同人群可根据身体需求选择,也可以交替饮用。
科学饮奶,能为身体带来多种益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正确的饮用方法,让牛奶成为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
热门推荐
贾府里的那些事儿:揭秘《红楼梦》中的社会阶层
Science:维生素A或可为防脱发带来新希望
若尔盖+九寨沟:最美自驾游路线推荐!
叶酸真的能让你告别白发吗?
咖啡最好早上喝
叶酸真能让白发变黑吗?科学解读来了!
电动自行车充电背后的科学原理解析
首都机场严查“三超”行李,保障飞行安全
物业企业破解车位难题的创新实践与未来展望
九曲黄河第一湾:若尔盖草原上的母亲河弯
多发肺结节治疗迎来新突破:从基因组学到单孔胸腔镜手术
揭秘铜钱占卜:从历史到科学的全方位解读
从陈联泰到均和安:见证南粤机器工业敢为人先
中国国航行李打包秘籍,告别超重罚款!
抗真菌药物盘点:创新与挑战并存
车位之争:业主与物业的经济博弈
掌握电动车最佳充电策略,告别续航焦虑!
忘却的艺术:如何优雅地放下一段感情
易中天:红楼梦是中国的最后一首诗,自此之后再没有真正的诗了
《吸引力法则》教你摆脱诸事不顺的心理魔咒
屋檐下的拼音大挑战:你敢来试试吗?
远离手机,让大自然成为孩子的“新宠”
《国家地理》推荐:冬季若尔盖湿地的冰雪奇观
深圳高中生周末可离校!封闭管理政策重大调整
多发性肺结节患者如何保持好心态?
用中医智慧调理情志: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深入解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的区别与联系
早搏和心悸的区别是什么
荣格眼中的《易经》:铜钱占卜的科学与神秘
揭秘皇帝赐婚背后的权力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