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铁1号线TOD示范站:新商圈崛起!
重庆地铁1号线TOD示范站:新商圈崛起!
重庆地铁1号线的4个TOD示范站(马家岩站、微电园站、赖家桥站、磁器口站)城市设计方案已出炉。这些站点通过高质量慢行系统和“文体-景观-地铁站”相互联结的空间网络,正逐步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其中,微电园站以科技创新为主题,打造产城联动的新中心;磁器口站则注重人文传承,构建文化复兴和消费升级的商旅目的地。随着这些TOD示范站的建设推进,重庆地铁1号线沿线的商业区将迎来快速发展,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
TOD模式在重庆的应用特点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即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强调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通过6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的高强度集约化开发,打造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区域。
重庆作为山城,地形复杂,人口密度高,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尤为迫切。自2005年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开通以来,重庆已建成13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538公里,规模位居全国第六。在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重庆于2020年启动TOD项目综合开发,目前已完成12个TOD项目出让,总用地面积76.41公顷,总建筑体量176.41万平方米,总土地出让金106.61亿元。
重庆TOD项目的发展注重与区域资源禀赋的结合,统筹考虑上位规划、区域定位、产业布局等因素。通过前期策划界定项目特色优势,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精心谋划TOD项目功能定位和业态构成,推动轨道车站、车场和TOD项目的深度融合。目前,重庆已形成商服型、枢纽型、公服型、产业型、居住型等五类TOD示范项目,构建起主体多元化、模式多样化、设计专业化、运营特色化的共商、共建、共赢体系。
4个示范站的具体设计方案和定位
马家岩站:地下岛式车站,便捷换乘
马家岩站于2024年9月25日正式开通,是一座地下岛式车站,位于沙坪坝区石小路黄桷园处。该站距马家岩建材市场仅需步行2分钟,到平顶山文化公园大门步行只需3分钟。车站开通后,不仅有效改善了沙坪坝区马家岩附近居民的出行条件,还为前往马家岩采购家居建材的市民提供了便利。马家岩站可与大坪站(2号线)和两路口站(3号线)实现换乘,进一步提升了轨道交通的通达性。
微电园站:科技创新主题,产城联动
微电园站位于重庆西部新城,是重庆地铁1号线的重要站点。该站以科技创新为主题,致力于打造产城联动的新中心。通过高质量慢行系统和“文体-景观-地铁站”相互联结的空间网络,微电园站将形成新的商业中心,为周边的科技园区和企业提供便捷的交通和配套服务。
赖家桥站:三线换乘,区域枢纽
赖家桥站是重庆地铁1号线的重要换乘站,未来将实现与1号线四期和9号线二期的换乘。该站位于凤凰山公园和成都露天音乐公园附近,自然环境优美。赖家桥站的TOD开发将充分利用周边的生态资源,打造集居住、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区域枢纽。
磁器口站:人文传承,商旅融合
磁器口站位于重庆著名的磁器口古镇附近,是重庆地铁1号线的重要站点。该站的TOD开发注重人文传承,将构建文化复兴和消费升级的商旅目的地。通过高质量慢行系统和“文体-景观-地铁站”相互联结的空间网络,磁器口站将为游客和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和消费体验。
建设进展与预期效果
目前,重庆地铁1号线的4个TOD示范站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其中,马家岩站已于2024年9月25日开通运营,其他3个站点的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根据规划,这些TOD示范站将于2025年底前陆续建成投用。
这些TOD示范站的建设将为重庆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通过TOD模式,重庆地铁1号线沿线的商业区将得到快速发展,形成新的城市中心和商业节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提升公共交通效率:TOD示范站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重庆的公共交通网络,提升轨道交通的通达性和便捷性,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促进区域发展:每个示范站都结合了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将为周边区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通过高质量慢行系统和“文体-景观-地铁站”相互联结的空间网络,TOD示范站将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未来展望
重庆地铁1号线TOD示范站的建设,是重庆推进TOD模式的重要实践。随着这些示范站的建成投用,重庆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TOD发展模式,为建设“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和“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重庆将继续推动TOD项目综合开发,助力打造“1小时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通过TOD模式,重庆将实现城市、自然和人的和谐共生,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